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弟子规读书会课程复讲
 
 

《细讲弟子规》第33集课程复讲

肖桂毅学长

  
各位尊敬的老师,诸位学长们好! 
这集复讲如下:
1、一个人有非常洁白的气节都是从哪里开始培养? 
    谨言慎行,都是在很多与人相处的细节当中,我们也要格外谨慎、格外恭敬。
    中国有一句格言提到“青天白日的气节,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这意思告诉我们,一个人有非常洁白的气节都是从哪里开始培养?从他独处的时候,从别人都没有看到的地方,他都能够言行一致,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气节。生活的细节也是大学问。“旋乾转坤”,能够扭转乾坤的能力从哪里开始打根基?从“临深履薄”,从他面对人、面对每一件事物都能够恭敬,都能够谨慎对待,他才能够往后办很大的事。
    因为他这一些谨慎的态度都已经在这点点滴滴当中积累上来。《朱子治家格言》有提到“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往往是在这些小细节当中,都能够非常谨慎的人,他才能真正把重要的大事办好。假如小地方都不用心,很可能真正接一件重大的事就会有很多小状况出现,甚至于会乱了头绪都有可能。为人父母在这一些小细节当中,也要从小多多提醒小孩,那我们自己也要多多观照自己在这些小事当中的起心动念,进而当下去改过、去修正。 
2.怎么理解“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为什么小人之交会甜如蜜?因为他是有所目的,所以他就会竭尽所能的巴结你、谄媚你,很多人都在这种情境之下,还以为这些人对他如此的看重,如此的尊敬,到最后可能就中了小人的诡计。为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君子是以德行与朋友相交往,所以在交往的过程会淡中有真味,决不可能每天跟你腻在一起。因为彼此都很清楚,我们都有为人子的责任,我们都有为人臣的责任,我们都有为人夫、为人妇的职责。这个“淡中有真味”,淡中含有彼此互相的关怀,互相的体谅在其中。
    物质的丰沛并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甚至于为了追求物质,可能让自己陷入一个无底的深渊。可能一生都会变成物质的奴隶。可能连家里的人都被拖累进来了。其实人在物质方面的需求其实是非常少的。知足常乐,你知足生活就非常轻松、非常简单,对你的身心都是很好的方式。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真正对我们的身心有很好的发展,有很好的一种调节,不要追求虚幻的物质享受。
2、如何正确理解“德才兼备”? 
    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所以这一句成语也告诉我们,德跟才孰为重?德才兼备,所以德更比才重要。
  假如无德而只有才华,那必然会嫉妒他人;假如连才都没有,那就会毁才。我们培养孩子绝对要先重德行才行,假如不重德行,我们把孩子的才华培养得再高,他的人生绝对不会幸福。因为嫉妒别人,内心一定很痛苦,而且嫉妒别人也会形成他人生很多的障碍,别人也会同样嫉妒他,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谨慎的地方。
    “德”才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根基,不扎好很危险。就好像一棵大树,你根不扎好,它的树干长得愈高,树荫长得愈大,迟早有一阵风吹过来就会连根拔起来。
    当一个人无德有才华,他的才华、他的艺术境界绝对会遇到瓶颈而上不去,因为艺术也是一个人心性的一种展现。很多艺术作品能够感人至深,这些都跟他的心境、他的仁慈、他的这些修养有直接的关系。德重要,德行是万福的根基,有德,福才能立得安稳。
     “重利者必轻义”,只要跟他的利益有冲突的,他一定会先不关心,一定把利摆在第一位的孩子不长德行,真正会气死父母,真正会贻害家庭、贻害社会。所以我们教育孩子要高瞻远瞩,要以德为本。
3、为什么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 
    “凡出言,信为先”,代表言语的信用。“奸巧语,秽污词”,提到我们讲话的态度,当我们的讲话态度很粗鲁,就会没有办法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信”这部分内容,当你去做到的时候,你就会给人家很高的信服感,对你很服气。
    “闻过怒,闻誉乐”,假如我们是听到过失很生气,别人称赞我们,我们就洋洋得意,假如我们是这种态度,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就会造成“损友来,益友却”。为什么损友要来?因为他很清楚,只要给你几句美言,你就会神魂颠倒,到时候他就有机可乘了,所以损友就来,益友就退了。益友为什么会退?因为这一些有德行的人,他很清楚他做朋友的本分一定要直言不讳。你有缺点,他一定会很正直帮你提出来。当你不能接受的时候,他只好先避开。因为他假如不避开,你常常看到他,也会让你生烦恼,所以他为了不让你生烦恼,他只好先离开一段时间。等你真正肯接受了,肯接纳他的雅言、他的规劝,他才会再回到你的身边来。
    人喜欢听好话还是喜欢听正直的话?听好话。这个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所以这种“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必然要从小扎起。从小扎了这个根对他终身都有很大的益处。
    “闻过怒,闻誉乐”,宋朝有一位大文豪苏东坡,他觉得他现在的境界很好,连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清净心。所以写了一首诗要送给佛印禅师。结果佛印禅师看完,就在信上写了一个字,写了一个“屁”字,就让他拿回去。结果看了之后,他很生气,非常生气,就赶快赶到佛印住的地方,结果一到他的门口,门是关的,写了两行字,说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来了。所以苏东坡一看很惭愧,就离开了。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是不是也八风吹不动,时时从起心动念把我们这一些不好的习性去除掉,才不会犯“闻过怒,闻誉乐”的这种错误。
4、怎么才能做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也看到当一个君主他非常宽宏大量,能接纳众臣对他的进谏,假如他有这样的雅量必然能够让这一些忠臣、这一些贤臣都能用心的指出他的缺点,以便让他的政策都能够真实对人民有所帮助。相同的,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当学生或者孩子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也要虚心接受。
    当一个人认错那是德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当长者主动修正、主动改过,也会带动起整个团体都有勇于认错的这种风气。
    当我们身边有非常多朋友能够主动给我们一些规劝,那你的人生就好比多了好多双明亮的眼睛帮你看路。当你有接纳别人谏言的这种虚心,自然就有众人给你帮忙。所以我们说梅兰竹菊是四君子,表的是君子的德行。那竹子为什么表君子的德行?因为竹子它的心是空的,常使虚怀纳雅言。我们“见人善,即思齐”。同样,见物善也应即思齐。我们的老祖宗不只跟人学习,还跟万物学习。当看到万物之德也回光返照修正自己。
    学习要善学,而且学习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枢纽,人要有悟性,有悟性才能举一反三,就能时时接触一切人事物都在修养自己,都在提升自己。
    竹子有什么德行,可以向它学习什么?首先,一群竹子,每一枝都很直立,就好像你身旁统统都是正直的人,那相信你要歪也歪不起来。所以这是一个环境的重要性。所以连孟母都要三迁,纵使有孟子这样的根机,这样好的素质也都需要后天好的环境来培养。所以我们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我们进一步看这个竹子,它都是一节一节长上去,所以也代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都会遇到一些挑战。所以当面临挑战的时候,一定要勇往直前去突破。竹子也是突破一节一节的关卡。所以也是要有坚忍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第三,竹子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建房子,竹叶可以拿来包粽子。所以它是所有的全身统统都奉献出来。我们听到这里也要觉得很惭愧,我们没有比得上竹子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对于我们身旁的人、事、物都有一种谦恭的态度,都去接受他们的雅言,都去向他们学习,那将我们的人生会增加很多的助力。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当你有这个态度,可能草木都会有情,都会向你微笑。
    “闻誉恐”,为什么听到别人的称赞,我们要抱着战战兢兢的态度?因为我们的才华,甚至于我们的成就,绝对不是个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要赶快尽心尽力把自己那一分角色做好,以回馈这么多人的付出。
5、怎么理解“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无心非,名为错”,所谓“不知者无罪”。所以当别人犯错,他不是有心的,我们绝对要包容、要宽恕,不然他也会很难受。那对我们来讲,我们也要时时观照自己,我们的言语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要处处替对方着想。
  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可能这个环境都有它的规矩在,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然可能就有失礼之处。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也要先了解这个环境的很多生活作息,甚至于东西的摆设,我们也不能擅自去更动、去改变。
  “有心非,名为恶”。这意思就是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照做,叫做“明知故犯”,那这就是恶,这就很不可取。
那这样的现象现在多不多?多!原因在哪?失教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没有好好的学习,没有老师去教,也没有父母去提醒,所以就是“先人不善,不识道德”。
    感恩古圣先贤的教诲!感恩蔡老师的教导!感恩平台老师的指导!感恩诸位平台学长的支持!
 
 
感恩学长的分享!
注: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

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
   《礼记·学记》曰“相观而善”,善学者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这样才能受益。
   

返回  

 
 

弟子规线装书

蔡礼旭老师主讲细讲弟子规  弟子规力行表在线测试  背诵弟子规联系考试测试题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