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教室 - 蔡老师讲故事
 
 

蔡老师讲故事

成长历程篇 - 玉不琢不成器

蔡礼旭老师主讲

 
    读书人应该立大志。求学问第一重要的就是立定志向。志向就好象人生的大海当中的一个目标。假如为学没有目标,努力半天有可能你刚好往反方向走。当你发现走错了再拉回来,人生已过了数十年年头了。应该让孩子从小就立定正确的人生志向,他的学习才会扎实。范仲淹读书时立志要造福与民。一个孩子以造福与民来读圣贤书,他的深入度,他能体会出来的道理比仅仅为了要有工作有收入读圣贤书的要多得多。当孩子有志向时,他的学习效果会非常好,一个人在这世间要有大成就,都是因为立对了志。

    2004年奥运会,我打开电视看到中国人在田径赛场上的镜头。刘翔获得了110米栏决赛的金牌,他不仅仅打破了奥运会纪录,还平了世界纪录。这个成绩让所有黄种人都感到骄傲,因为刘翔他是第一个获得奥运田径短跑项目世界冠军的黄种人,他创造了中国乃至亚洲的历史。刘翔获得金牌时第一个感谢的是谁?还有邢慧娜在田径女子10000米比赛中也拿到了金牌,她拿着国旗,一边绕运动场跑一边喊:“爸爸,我做到了!”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能有巅峰的成就,他背后的动力在报恩:报父母恩,报师长恩,报国家恩!所以志向很重要。

    提到立志,周总理少年读书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你们为什么而读书?”同学们回答得五花八门,周总理回答的却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他少年之时就有这样的志向,所以他的成就相当不凡。

    我们要让孩子有高远志向。我问过很多家长:“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能经营出什么样的人生?”父母一般会回答说:“其实我也没有什么要求,只要他健康快乐就好了。”孩子从小你引导他不立志向,那他能有快乐人生吗?不行。所以我们说「取乎其善,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取法不了,了无所得。」你给孩子“你不用发展,你能吃饱就好。”的引导,那他怎么可能会有大的追求,大的成就。孩子的价值观直接受父母价值观念的影响,这个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中国文章里面很善用比喻。比喻对孩子的教育有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思维是形象思维,他还不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尽量具体形象地让孩子去感觉,他就容易理解,并且牢牢记住。把学习比喻为逆水行舟,孩子能够感觉到——在水里划船,你不努力往前划,船就会往后走。还可以用斜坡骑自行车的比喻:你不蹬车,车子就会从斜坡上掉下去。璞玉再好,没有经过雕琢也还是一块石头。人假如不学习就没有办法了解圣贤人的这些大道理。而且人不仅仅要接受教育,还要接受磨炼才能有大成就。但现在的孩子怕吃苦,不能承受挫折和压力,这是小时候磨炼太少。

    有二块颇具灵性的大石头,被挑选到一个新建的佛寺中雕刻释迦牟尼像。雕刻师发现第一块石头的材质比较好,决定先雕这块石头。雕刻过程中,这块石头一直感觉很痛,就对雕刻师说:“我撑不下去了,你别雕了!”雕刻师回答它:“你撑过二个星期就好了,那时候你就会成为万人膜拜的佛像,你只要再坚持一下你就有好的成就。”这块石头忍受着疼痛过了两天,它发脾气:“我不干了!”这块石头不配合,雕刻师就没有办法雕琢,只好把它先放在一旁。

    雕刻师把目光转向第二块石头,他问石头:“我现在要雕刻你,会很痛,你能不能忍受?”第二块石头说:“我绝对可以忍受,你就尽你的能力去雕刻好了。”雕刻师得到这样的允诺,就放心大胆地工作起来。果然,在整个雕刻过程中,第二块石头都没有发出一声抱怨,它被雕刻师雕刻成了一座完美的释迦牟尼的佛像。佛像开光以后,来寺院里膜拜的人太多了,踏得寺院里尘土飞扬。寺院里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就把第一块没有完工被废弃的石头打碎铺在地上。那块因为怕痛而拒绝被雕刻的石头,就这样变成万人践踏的铺地石。
不愿意吃苦接受磨炼的孩子,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引以为戒。
 
 
 

目 录

本篇文稿是根据录音整理编辑,未经蔡礼旭老师鉴定。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