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分享 -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
 
 

我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昨开讲 沈国放称中华文明就是软实力

郑州晚报 http://henan.sina.com.cn/news/2010-03-27/080419516.html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千人齐声诵读《弟子规》,让人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昨日,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河南省首届传统文化论坛在二七区政通路小学大礼堂隆重举行。晚报记者辛晓青王菁

  【精彩片段】

  用中医给总统夫人治好腰椎病

  曾任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的沈国放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软实力》发言,以风趣的语言和生动的例子,将传统文化在国际国内的重要性深入浅出地表述。

  关于软实力,沈国放认为,对内可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增强国民的自信心和向心力;对外有利于吸引投资,开拓市场,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甚至可以帮助缓和冲突,化解危机。

  “现在我们的中医,就在慢慢走向世界,特别是理疗和针灸。有个国家的总统夫人,腰椎间盘出了问题,西医治不了,我们把她请到中国,用针灸理疗治好了。这其实是一种‘民间外交’,自此后两国的经济合作非常好,而且有个项目一直谈不下来,此后没几天就谈好了。”

  沈国放说,国家形象作为本国文化的一个代表,承载了构建文化认同空间的重任。良好的国家形象能够赢得更多的国际支持和认可。“我觉得传播中国软实力,就像下厨,你的材料再好,但你厨艺不佳,做出来的菜客人还是不爱吃,甚至倒胃口。我们必须认识到,要用对方接受的语言和方式来传播国家形象。”

  沈国放建议将论坛搬到海外去:“海外华人华侨需要这个论坛,需要他们的子女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搬到纽约唐人街去一定会大受欢迎!”

  儒家教育的根本要求从落地开始

  昨天,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顾问、叶剑英之女凌孜针对子女教育及传统文化传承的问题发表了看法。

  她说,做什么事都要把基础打好,比如说你要想种树就必须要把根扎下去,所以我们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打基础都很要紧。儒家教育的根本要求就是从落地开始,家里就要告诉孩子做人的道理。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凌孜的提案是与教育有关系的,希望设立中华母亲节。她说,中华母亲节更有深远的教育意义,我们要学习孟母的母爱,学习孟母的教育,后代应该如何做人。

  要做好感恩教育

  河南省慈善总会副会长、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会长、河南省焦裕禄精神研究会会长鲁献启说:“中国传统节日无论是端午、重阳、中秋都是突出感恩、孝道的教育,一首《常回家看看》经久不衰,唱遍大江南北,就是这首歌的寓意很贴合人心。”

  鲁献启讲到,从古至今,人们把孝敬父母放在第一位,并且用它作为衡量一个人品德是否高尚的基本标准。感恩教育不仅是中小学生的必修课,也是我们大学生的必修课,更是提升整个国民素质的必修课。

  孝除了养和敬,还有谏诤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曾任民政部副部长,昨天,他论述孝道为“一颗闪耀人伦之光的璀璨明珠”。

  他讲到,孔子说,对老人不仅要物质上供养,而且要尊敬,使他们精神愉快,不然的话,和饲养犬马有何区别呢?孝的内容除了“养”和“敬”,他又提出“谏诤”。曾子问孔子:唯父之命是从,就是孝吗?孔子说:这是什么话,这是什么话!从前天子有谏诤之臣七人,虽然无道,也没有失去天下。父亲有了谏诤之子,就不会陷自身于不义。所以,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诤。唯父之命是从,又怎能说是孝呢?可见,孔子并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子则在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人们对父母之爱,延伸到其他老年人。这是了不起的发展。

  【喜欢者众】

  万人报名学“传统”

  本次论坛由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孝文化传播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河南省孝文化促进会、二七区委、二七区政府承办。

  论坛举办的消息在网络上发布后,各地报名踊跃,据二七区有关负责人说,截至3月10日,短短一个月,海内外报名总数已达12081人,涉及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经过筛选后,1000余人参加了这次论坛。

  论坛为期4天,将邀请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刘余莉、山东烟台市委党校教授蔡玉霞、大同市国学教育培训学校校长张亦冰等20余位专家学者,就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谐家庭、企业与社会的构建等论题进行阐释。

  中华传统文化公益论坛

  该论坛近年来在青岛、石家庄、广州、深圳、南京等地多次举办,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论坛全部是公益服务,演讲者没有任何报酬,不接受捐赠。到会的听众也不收取任何费用,全部由爱心企业和个人捐助。本次大会200多个工作人员全部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
 

本网注:赞叹感恩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各界人士!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