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父子有亲是天性

钟茂森博士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圣人教化这些百姓,他懂得循著人的天性来教化,天性是什么?父子有亲是天性,把父母跟儿女这种亲爱能够保持一生,而且能够发扬光大,对一切人都是这种亲爱,这个人就是圣人。圣人教人要爱、要敬,所谓爱敬存心。爱心从哪里生长的?从幼儿时代就开始生长。敬心是从什么时候教起?唐玄宗这里讲,“比及年长,渐识义方,则日加尊严,能致敬于父母也”。孩子很小,当然他不懂事,他不懂礼,对于父母纯粹是一种天性的那种亲情、那种爱心,他是没有那种分别的,没有经过后天的训练,自然而然表现的是爱。可是等他年长的时候还要教导他,如果不教导这个爱心会容易变质。怎么教导?慢慢要教导他懂得敬。所以孝要敬才行,所谓孝敬孝敬,孝后头要有敬,不敬父母不能称为孝。什么时间教敬?要等孩子慢慢长大,年长了,四、五岁。渐识义方,四、五岁,五、六岁,好了他慢慢的懂得道理,可以理喻了,知道渐渐的认识,义方就是什么是该做的事、什么是不该做的事,这就要“日加尊严”,慢慢的要将父母的尊严要突出来,父母有尊严才能够使儿女敬父母,能致敬于父母,教敬是这么个教法的。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30412.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孝经》研习报告(钟茂森博士主讲)(第十一集)52-266-0012 2008/7/12 

发布日期:2013-04-12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