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至德就是谦卑、恭敬

钟茂森博士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这是能够做到以乐易之道化人的,他总是那样欢欢喜喜、快乐无忧,总是那样平易近人,这样恭敬人,没有一点骄慢之心,这种人是“至德”,至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如果没有至高无上的品德他做不出来。你看看很多处在上位的人,有了名望、有了富贵,这眼睛长到头顶上,看不起别人,所以跟别人的距离就很遥远,别人觉得他高不可攀。他自己快不快乐?他也不快乐,为什么?因为跟他做朋友的人愈来愈少,他愈来愈寂寞、愈来愈孤独,他自己也不快乐。君子的乐是什么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真正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常常跟我们一起交流、交心,这确实是一种乐事,这是需要我们自己有谦卑的态度、恭敬别人的态度。如果目中无人,瞧不起别人,谁敢跟我们做朋友?所以要有这种至德,至德就是谦卑、恭敬,有这种至德才能够“顺民如此其大”,这个大是广大,顺是和顺,民是什么?民心,让民心都能够和顺,所以大众都爱戴这一位君子,都能听这个君子的教化。所以君子是为民之父母,他有这分至德,他能够使天下人和顺。这句话是倒装过来讲,“非至德,其孰能顺民如此其大者乎”,意思就是,这个孰就是谁的意思,不是有至德的君子,有谁能够和顺民心到如此广大?广大到什么程度?就是《孝经•开宗明义》所讲的,“以顺天下,民用和睦,上下无怨”,这和谐世界得到了,这需要有至德的人才能去实现。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30713.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孝经》研习报告(钟茂森博士主讲)(第十六集)52-266-0016 2008/7/16 

发布日期:2013-07-13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