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弟子规》是《孝经》的落实

钟茂森博士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悌道怎么样培养?也是《弟子规》上讲得很清楚,譬如说“出则弟”里面讲到,“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就是长幼有序。有这种悌的心,他就能够尊重长辈,尊重比自己年高、位高的人,他能尊重领导。又譬如说,“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为长辈服务。虽然这个事情是很小,但是培养起他那种为长辈服务的心,譬如说一个孩子要帮他培养起为长辈服务的心,随时随地都要去提醒他,譬如说走路,走到门口要提醒孩子,长辈快进门了,要先帮长辈去开门,长辈进了门,然后他顺手要把门关上,孩子要做这个服务。他养成这服务的心,他以后对于自己的长上、领导他也就能够服务,他不会做一点事情就跟自己的长辈讲条件、要报酬,这些都是恭顺的培养。所以《孝经》确实是它讲的理很多,要落实必须要用《弟子规》,所以《弟子规》是《孝经》的落实,没有《弟子规》,不能做到《弟子规》,《孝经》也就做不到。又譬如说居家理,能够在家里整理好内务,对自己也能够整理的很干净,他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是井然有序的,他的思惟也就是井然有序的,所以他办大事他也能够办得井然有序。从哪里学起?就是从《弟子规》上讲的,“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就从这些地方开始学起。他的帽子戴正了,衣服穿正了,纽扣结好了,袜子、鞋都能穿得整整齐齐,他就有一颗整齐的心,所以他办事也能够井然有序。他能够对自己的冠服放置的有定位,他不会丢三落四,这是养成他周密的思惟,这个周密的思惟养成以后,他以后做大事也是有那种谨慎。像诸葛亮带兵一生没有出什么破绽,这就是一生唯恭谨,恭敬、谨慎,这都是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所以他治可移于官,他做官哪怕做到总理、做到国家主席,他处理公务也是井井有条,不会乱。如果自己都整理不好,自己都乱糟糟一团,他怎么能够治理一个国家?这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所以古人教教育从小教,教这种德行。“修三德于内”,这是帮助一个人成就圣贤的根基,将来真的成圣成贤,“名自传于后代”,他的名声、美名是传于万世,永垂青史,这都是对于父母带来很大的荣耀,我们说光耀门楣,为自己祖先增光,后世的人世世代代都不忘这一家,因为这一家出了圣贤人。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30720.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孝经》研习报告(钟茂森博士主讲)(第十七集)52-266-0017 2008/7/17 

发布日期:2013-07-20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