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争子是看到父母有过失能够劝谏父母改过

钟茂森博士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所以人不要怕过失被人知道,过失被人知道是好事情,为什么?知道以后,我的障碍,内心当中的这些习气,就会很容易被断除。所以当时子路,孔子的学生子路都能闻过则喜,这种人他必定会有争友,他也就身不离于善名。这是讲到能够有直言相劝的人在身边,确实对我们进德修业会带来莫大的帮助。在家里面,经文中说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如果父母有一个“争子”,这个争子不是那种抗逆父母的,跟父母争吵的、顶撞的那些儿女,不是,那是什么?看到父母有过失能够劝谏父母改过的,这种儿女才叫争子。而真正的争子,他劝谏父母也必定会懂得“怡吾色,柔吾声”。玄宗皇帝他的注解中说到,“父失则谏,故免陷于不义”,如果父母有过失的时候,儿女就应当劝谏,避免父母陷于不义。下面又说到,经文讲到,“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假如做父母的有不义的行为,或者是不义的念头,这个“义”是当宜字来解,不宜,就是不应该,不应该做的去做了,不应该想的想了,不应该说的说了,这都叫不义。所以“子”,做儿女的,遇到父母有不义的心行,就不可以不劝谏,这个“争”也是劝谏的意思,为人臣的也就不可以不劝谏于领导,这都是让做父母的、做领导的改过。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30731.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孝经》研习报告(钟茂森博士主讲)(第十七集)52-266-0017 2008/7/17 

发布日期:2013-07-31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