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于四海”,这是讲到他的智慧,智慧用光明来代表,智慧通达无碍,因为他已经将孝悌之心养到极点,这个孝悌之心就是与宇宙万物合而为一的心,他就通到本性上来,道家讲的跟道合一,所以他跟宇宙本体合一,当然对于宇宙万事万物都能够通达,所以“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唐玄宗的《注解》说,“能敬宗庙,顺长幼,以极孝悌之心,则至性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故曰『无所不通』”。这是讲到能够敬事祖先,长幼之序能够讲求长惠幼顺,而把孝悌之心推到极致,这就至性通于神明,这是通到自性,自性是无所不通的。禅宗六祖他开悟见性之后他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个万法是指我们宇宙万物,从哪里出来的?自性出来的,所以能通到自性就能通达万法,所以他也就跟圣贤、跟天地相通,“通于神明,光于四海”,这就叫做无所不通。所以能够尽孝,从孝道入手,就能够通到我们人的自性上来,一通到自性,我们讲这个宇宙里面所有的维次的空间他都通。我们现在为什么不通?就是因为我们有很多的妄念,很多自私自利的念头,很多欲望,很多的这种烦恼,所以把我们的自性给蒙蔽,所以不仅说对四海都不通,不要讲宇宙,就是地球上的东西,我们都不能通达。现在科学尽管很发达,但是地球上面的种种事物能不能全部通达?还不能,乃至我们对自己身体每一个部分,所有的这些构件、器官如何运作的,这些都不能通达。你看对自己都通达不了,怎么能够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是不是我们要努力的发展科技,拼命的去钻研,有朝一日就能通达?圣人告诉我们不是用这种方法的,这种方法走到最后还是不通,为什么?因为它不是向心性里面求的,我们要认识这个宇宙要从宇宙本体那里去求,本体抓住了整个宇宙都能够通达明了。
所以圣人教我们向心内求,不要心外求法,这个心或者说这个性,是宇宙万物都是同一个性的。所以神明,这是讲到不同维次空间当中的生命,有情的众生,四海这是讲到无情众生,就像植物、矿物,不管是有情与无情的生命,它们的性都是一个,同一个真性,同一个本源。所以我们能够悟入这个本源就无所不通,到那个时候我们发现其实宇宙整个就是自己,所以通达宇宙也就是通达自己,除了宇宙之外没有外人,宇宙之外就没有,整个宇宙就是自己,除了一个自己以外没有他物、没有他人,这就是跟天地合一。圣人都是这个境界,他怎么得到的?他是极孝悌之心,把孝悌之心推到极点,他就能做到。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30814.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