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奉必须俭约。】
这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说自己的生活必须要节约,因为节俭是一个美德。古人所谓俭以养德,又说骄奢淫逸必定会败家。在夏朝,这是上古时期,夏朝的最后一个国君夏桀,就是不能够自奉俭约,而是骄奢自恣。在历史上记载,他为了享乐,建了很漂亮的宫台,用玉来做门,另外在各地又搜寻很多美女,天天就饮酒作乐,宠幸妺喜。当时人民百姓生活是极其痛苦,可以说已经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夏桀竟毫不顾人民的疾苦,对自己的享受可以说是穷奢极欲,到了极点。据说他所修建的酒池很大很大,甚至可以航船,还有人掉到这个池子里溺死的。人民是民不聊生,但是他竟然寻欢作乐,穷奢极欲,结果我们都知道商汤起义把他推翻,他自己也死于战乱。他所享受的只是瞬间,换来的那是千古的骂名。现世就有这样的一个报应,来世的报应我们相信必定是堕地狱。所以能够自奉俭约,他的德行方能得以保全,要是骄奢淫逸,那个德行必定会亏欠。
我们看到另外一个例子,跟夏桀是相反的,那真正做到自奉俭约。宋朝的范仲淹先生,他自小就丧父,跟随著母亲改嫁到朱家。长大之后朱家人排挤他,他知道自己不是朱家的,是姓范的,于是他很有骨气,就离开了朱家,拜别了母亲,跟母亲说,妈妈你等我十年,十年之后我考取功名,我衣锦还乡接你去奉养。结果范仲淹当时是找到一个破旧的书院苦读发愤,断齑画粥,闻鸡起舞,这是他的生活。什么叫断齑画粥?天天吃的东西很简单,煮一锅粥,冻成块,切成几块,一餐吃一块。齑就是野菜把它腌成咸菜,切成一条条,叫断齑。稀粥就咸菜,这是他的饮食。他有一个朋友见到他吃得这么俭约,看不过去,给他送来一桌酒席,希望他改善改善生活,补充补充营养。可是过了好长一段时间又去看他的时候,发现这桌酒席原封不动。他就问范仲淹,你难道不喜欢我给你的酒菜吗?范先生说,不是我不想吃你的饭菜,是怕我今日吃了你的饭菜,来日就吃不下我的齑粥。你看看范仲淹先生能够这样以苦为师,俭以养德,用清苦的生活激励自己的志向,把自己对名闻利养、五欲六尘享受的这种贪著舍弃得干干净净。
记载中又说,他在一个寺院里读书的时候,有一天偶然间在大树下发现这树下有一大坛白银。对于一个这么贫苦的书生来讲,看到这么多的钱,能不动心吗?大概会想,是不是老天爷怜悯我,特别给我一些钱用用。但是范仲淹先生看到之后丝毫没动心,静静的就把这坛白银还是原地埋起来,谁也没告诉,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继续专心读他的书,一点不受影响。掘金不动,这个真的有过去管宁的气概,见金不动。一直到他后来当了宰相,那个家乡的寺院派人来找他,来化缘,我们这儿出了一位宰相,这是地方的荣耀,现在我们寺院需要修复,可不可以来化点缘。范先生对来者说,你不必来化缘,你们寺院自个儿就有,就在那大树底下,你们去挖,有一坛白银,足够你们的工程。果然回去一挖,才知道原来有这坛白银,范先生早年就看到过,但是丝毫贪心都没有,这是一代名相的风范。所以有这么高的德行,才会有这么高的地位,才有这么大的福报。能够放下对于身外物的攀缘、追求,这个人他的德行一定会高。这是从事上来讲,要我们养成节俭的美德,这个利益是无穷尽;从心上讲,这句话是让我们放下对五欲六尘妄境的攀缘。这个五欲是财色名食睡,凡人所追求的这些欲望,六尘就是佛法里所讲的色声香味触法,这个也就是我们所接触到的一切境界,都是虚妄。你想想,当你享受的时候,请问你真得到享受了吗?当你得到五欲的享受的时候,那只是外部刺激而已,刺激过后就更苦了,就像人吸毒似的,毒瘾发作的时候,那个欲望来了,一定要去吸毒,吸的时候好像过了点瘾,过完之后就更苦了。五欲的享受都是这样,它过了之后就了不可得,所以称为妄境。不仅是妄境,而且会给你带来苦恼。
所以儒释道三家的圣人都教诲我们要断欲望,《大学》里面讲的要“格物”。格物就是什么?格除物欲,朱子所谓的“存天理,灭人欲”。我们问为什么要灭人欲,人的欲望有什么不好?确实是不好,为什么?要知道人性本善,人性本觉。就是你本来是纯善的,你本来是觉悟的,而且自性中本自具足一切万法,你什么都有的,这是你本来的面目。可是现在我们好像什么都没有了,所得到的就那么一点点,而且好像常常生烦恼,这个本善也好像失去了,常常都处在迷惑颠倒,本觉也好像失去了。问题出在哪?就是因为在对境界的时候,境界现前的时候,我们不能够提起鉴察、观照,所以让种种的烦恼、欲望、好恶、情见,情见是用感情来判断好恶,不是理智的,这是愚痴,这些统统称为烦恼,烦恼把我们本性埋没了,因此得不到本性中本有的受用。本性的受用是什么?你是有圆满的觉悟、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德,你什么都具足的,可是现在失去了。失去也不是真的失去,是迷失了。因为迷惑,因为有种种欲望、烦恼,把这本性给障覆住,就像乌云挡住太阳,不是说太阳真没有,只是挡住了,你见不到,只要把乌云拨开了,拨云见日,阳光就透出来了。所以圣人立教就是为我们拨云见日,把烦恼、欲望的乌云拨开,自性的慧日就现前。因此“大学之道”,开头告诉我们,“在明明德”,明德就好像慧日当空,把乌云拨开,就明明德,把自性明德显明出来了。那明明德的方法,儒家讲到修身,修身在于正心,正心在于诚意,诚意在于格物致知,说到究竟处,格物就是格除我们的物欲。当我们的心对种种妄尘境界能做到不为其所转,这叫格物;如果为其所转,就被物所格,不是格物了。格物之后才能致知,自性本具的智慧、良知才能现前。
所以自奉俭约,从节俭的美德养我们的性德,把欲望降到最低程度。儒家讲欲不可长,佛家讲得更彻底,欲必须要断,你不断,留著根在,它将来有缘还会增长,所以要断除欲望,断除欲望,你的本来面目才能恢复。所以成圣成贤不是说在你头上加点什么,不是,把你原来那些杂七杂八乌七八糟的那些烦恼、欲望,这些障碍把它全部给断除掉,自性现前,你就成圣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bk/zbs141124.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