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规过迁善:劝父母 劝孩子 劝兄弟 劝领导人 劝朋友

《说话的艺术》蔡礼旭老师

 

    言语的时机要会判断,不该讲的时候讲,心是急躁的,控制欲太强,所以时机没有掌握到,反而事倍功半,达不到效果,甚至还把事情搞砸了。我们可以从《弟子规》来观察言语,哪些时机该讲,哪些时机不该讲。而规劝一个人也应该注意到:第一是存心,第二要注意时机,第三要注意态度跟方法,第四还要很有耐性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是劝诫,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去劝诫。“亲”可以延伸到五伦关系,除了父子关系以外,君臣之间,当领导人有过失,我们有本分要去劝诫;夫妻、兄弟、朋友亦如是,这都是我们做人的本分,这就是讲话的时机。言语的态度要“怡吾色,柔吾声”,要柔和才能达到效果。当然不只规劝别人的时候要怡吾色、柔吾声,平常与人交谈的态度就要谦恭。

    劝父母

    有个读书人叫孙元觉,他们那里有个不好的风气,如果父母年老生病了,就把他们背到山上遗弃。孙元觉就劝他的父亲不要丢弃爷爷,但父亲不听,所以他也跟着父亲一起背着爷爷上山。把爷爷放下之后,他的父亲要回去了,孙元觉马上去把竹篓子捡回来,因为是用这个竹篓子把爷爷背上山的。他父亲就说:“竹篓子不要拿了,放在这里就好。”他对父亲说:“不行,我要带回去,以后您老了,我再用它把您背上来。”他父亲一听,马上把爷爷背回家了。这是善巧方便规劝父亲。所以,我们要观机而行,用非常柔和的言语态度来规劝父母。

    劝孩子

    孩子应该懂得劝诫父母,父母也要规劝孩子的过失。有一对父子,孩子十六岁已经学会开车。有一天父子相约开车出门,到了一个风景区,孩子要去加油,便约定下午四点在这里碰面。孩子加好了油,还有一段时间才到四点,便就近去看了一场电影,打算看完电影再回去接父亲,结果一看电影,忘记了时间。等他想起来时,心里也很焦急。这个孩子没学过《弟子规》,不知道“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增一辜”。他就跟父亲说:“车子坏了去修理,所以回来晚了。”父亲说:“你怎么可以骗我?”孩子接着说:“真的是因为车子坏了。”父亲又说:“我已经打电话到加油站去了,他们说整个下午车子都在加油站里,根本没有修理。”儿子一听很惭愧,东窗事发,被爸爸知道了。
    接着父亲就说:“我非常生气,也非常难过,但不是对你,是对我自己生气。我教了十六年的孩子,居然会这样骗我,是我教育失败了。所以,我要好好检讨这十六年对你的教育,我要自己走回家。”那里离家有十八英里的路,走回去可能已经半夜了。父亲很坚持,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回去,边走边反省,儿子开着车在后面慢慢地跟着。这一次对孩子的内心是非常大的震撼,他会很内疚。孩子对这件事会记多久?终身不忘!相信这趟旅途是他所走过的最长的旅途,也是他父亲给予他最成功的教诲。所以,父母教孩子要时时以一个反省的态度来感化小孩。

    劝兄弟

    古代人劝自己的兄弟都非常有耐性,也很有智慧。明朝的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的弟弟每天在外面游手好闲不干正事,大哥就很生气,每天弟弟三更半夜回来,大哥就对他破口大骂,气得半死,结果持续一段时间,弟弟仍然没有改善。
    后来陈世恩就跟他大哥说:“哥哥,你就别再骂弟弟了,让我来试试看。”当天晚上陈世恩就站在门口等他弟弟回来,结果过了十二点,弟弟才走进门来。这时你会说什么?会不会火气都上来了?所以,很多时候要靠我们的修养,靠我们忍耐的功夫,所谓“一切法得成于忍”。当他弟弟一回来,他马上跑过去说:“弟弟,你穿得这么少,会不会冷?”说完就一边扶着他说:“你肚子一定很饿了,我叫嫂子帮你煮一碗面。”然后把他弟弟带进来。第二天还是一样站在门口等,三天、四天都是这样做,而且每次见到弟弟都是充满一种关怀、爱护,把他带进家门。
    其实一个人在外游手好闲,会不会觉得很快乐?他也会觉得内心空虚,当他感受到兄长对他的爱护,就会慢慢回头。没有人喜欢自甘堕落,只要你让他有台阶下,只要你让他知道怎么走才是对的,你拉他一把,没有人不愿意接受的,但要接受就要靠我们的修养跟智慧。后来,他弟弟再也不游手好闲了。
    听到这些德育故事,就觉得古代人常常可以演出好戏,我们却演不出,反而是坏戏连篇,问题何在?修养。要想成就一件事,一定要从修身开始,而不是要求别人。所以,不能感动身旁的亲友,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德未修”,所以“感未至”。儒家有句心法是“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事做不好,先检讨自己。如果我们有此存心,时间绝对不会消耗在烦恼或批评别人上。我常常告诉学生“宁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我们劝导别人没有成功,一定是在态度、方法上有所不妥。所以,应该进一步自我反省去调整,而不是劝了没有用就生气,或者觉得对方不受教,没有善根,这样用心就不正确。
    《中庸》有一句教诲值得深思,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射箭很像君子之道,正鹄是指射箭的目标,这是说我们射箭没有射中目标,就说这支箭质量太差,或说这支弓的制作不好,把责任都推到弓箭上。所以,我们面对很多无法成就的事,应该要反省自己的态度与方法,是否有不得当之处。当我们能时时反省,必然会想到很好的方法,而对方也会被我们这份真诚心所感动。

    劝领导人

    作为臣子、属下,有个很重要的工作一定要尽心尽力去做,就是当领导人有过失的时候,要懂得劝诫他。而劝谏的前提是领导者对我们有足够的信任才可以,千万不能到一个公司才三天,就跟老板直言不讳。
    《孝经》说“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当时的天子只要有七个肯劝他的大臣,纵使他没有很好的道德学问,天下还可以维持。“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诸侯是一个国家,比如鲁国、齐国,一个国家虽然无道,但是他有争臣五人,不会失去国家。“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大夫以前算是很大的一个官职,只要他身边有三个肯劝他的下属,虽然自己道德学问不好,也不至于把他的家族败掉。
    身旁有向他进谏的下属,这对他一生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古代很多良臣、忠臣都很守本分,只要君王有过失,他马上劝诫,最有名的莫过于唐朝的魏征。当然劝别人不能直言不讳,要察言观色,审时度势。魏征很有智慧,他一开始就跟唐太宗说:“我要做良臣,绝对不做忠臣。”唐太宗很好奇:“为什么你要做良臣不做忠臣?”魏征跟唐太宗说:“忠臣都要被杀头,所以我不做忠臣,我要做良臣。”这么一说,唐太宗哈哈大笑起来,但是在笑的背后,唐太宗会思考。古代的君王都是饱读诗书,尤其对历史是滚瓜烂熟,一想到有暴君才会出忠臣,因此他会意识到假如我把忠臣杀了,就变成暴君。所以,魏征这么一讲,他就不用担心他的性命,因为唐太宗不想做暴君。魏征言语的智慧相当高,所以讲话要不断地去提升境界。
    有一次魏征劝得太激烈,唐太宗一时无法接受,气得半死,下朝之后就一路走回自己的寝宫,一边走一边说:“气死我了!气死我了!我一定要把他杀了。”这时刚好遇到皇后,皇后看到皇帝如此生气,心想一定是魏征惹的祸。但皇后没问皇帝为何生气,反而说:“贺喜皇上!恭喜皇上!”唐太宗一听莫名其妙,我气得半死,妳还恭喜我!就问:“妳恭喜我什么?”她说:“皇上,一定是圣君,臣民才敢这样直言不讳。”唐太宗一听本来气得半死,就欢喜起来了。皇后言语的智慧也很高!
    魏征去世的时候,唐太宗非常伤心,悲痛了很长的时间。唐太宗说了这样一段话:“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铜做为镜子,可以知道衣服哪里没穿好,头发有没有梳好;以历史做为一面镜子,可以知道如何经营一个国家,使其更加昌盛;假如有肯劝谏的臣民,君王就可以知道每个政策的执行,对于整个国家社会的利弊得失。所以,唐太宗说他这三面镜子破了一面,就是指魏征去世了。唐太宗有如此尊贤的态度,难怪唐朝能出那么多的贤臣,开创“贞观之治”。所以,魏征是我们为人臣非常好的榜样。
    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一个皇帝也好,一个平民也好,一生要成功立业,最不能缺少的就是身边有真正肯劝诫的人。唐太宗没有魏征、没有皇后,能有伟大的功业吗?太难了!所以,你的身旁有肯劝诫你的人,要好好珍惜。《孝经》说“士有争友,则身不陷于不义”,一个读书人有一个肯劝诫的朋友,这一生才不会身败名裂。
    而现在人敢不敢劝主管?不敢!这一点很值得思考。现在人是怕得罪主管就不敢谏言,又担忧一朝天子一朝臣,所以每天活在患得患失当中。人有得失之心,就不能遵循理智、正气去做事。所以,古人说“无欲则刚”,“欲”就是自私自利。人有自私自利,心就不公正,做事总是瞻前顾后,反复无常。《了凡四训》说“命里有时终须有”,钱财不是凭借自己的钻营,去阿谀谄媚就可以获得,所以我们要一心把工作做好,而不是去讨好主管。在政府机关工作是要为人民负责,而不是为某主管负责。我们愈是尽心尽力地把工作做好,无形中就积累了福分,也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喜欢被人巴结谄媚的主管,保证他做不了多久就会垮下来。你时时尽到自己本分,有福又有慧,又有做事的能力,真正好的上司、主管来了,他要用谁?当然用你!
    《中庸》提到“君子居易以俟命”,君子绝不攀缘,只是充实自己,时时等待机会去造福于民。“小人行险以侥幸”,小人只想着利益自己,抓些比较快速的机会,往往侥幸的心理都会做出一些不顺道义的事,到最后福也折损了,能力及时间也耗在讨好上,得不偿失。

    劝朋友

    对长者一定是“怡吾色,柔吾声”。对晚辈是否都要“怡吾色,柔吾声”?要视情况而论。有些孩子很没有信心,你跟他讲话很凶,他怕死了,此时可以比较轻声细语跟他交代。有些孩子很傲慢,你对他轻声细语,他不把你当作一回事,这时就要有所威严。面对平辈,也是要“怡吾色,柔吾声”,但是在关键时,譬如他正在颠倒,你对他“怡吾色,柔吾声”,他醒不过来,这时就得现怒目金刚。
    我有一个朋友,他人生面临一个很大的冲突点,情绪非常不好,到我家本来是要念书,结果一坐下来很气愤的讲了半小时,我静静的让他把苦水吐完。然后我就针对他所表露的情绪给予解释,并且态度很凶的指正错误,因为他已经情绪失控了,这时要用正气震摄他。我也讲了半小时,他一句话也没有说,然后就回去了。隔天一早他打电话给我说,他活了三十几年,昨天接到了一个最好的生日礼物。我一听觉得很愧疚,他昨天生日,我还骂了他一顿。但是,我从心里佩服他,因为我这样直言不讳,他还能有雅量接受规劝,这个人有大福,后来他的日子过得挺好。当时我是观察时机,因为他对我非常信任,我才敢用这种态度去面对他,而这种态度不是发脾气,是为他着想。

    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

    为人处事要记住“勿以小嫌疏至亲,勿以新怨忘旧恩”,不要因为小小的嫌隙跟至亲伤了和气,甚至于连电话都不打,这就是意气用事。在北京讲课时,讲五伦关系谈到“长幼有序”。有一位姊姊听完之后很忏悔,因为她已经跟妹妹两年没通过电话了,只因为发生了一次口角。后来她回去就打电话给她妹妹说:“那件事是我错了,我跟妳道歉。”她的话才讲完,妹妹就在电话那一头放声大哭。幸好两年就化解、包容了,假如撑五年可能两个人都快得癌症了。每天怨气在身上,血气都不通,细胞迟早会病变,癌症都是先从心病起。而承认错误,关系就化解了。所以,人生不要去赌这种气,太不值得了,苦了自己也苦了至亲。
    “勿以新怨忘旧恩”,跟所有的亲友也不能因为小小的冲突,就把人家几十年对你的协助与恩情都忘得一乾二净,这是最缺德、最折福的。《孝经》说“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一个人真正学到孝道,一定礼敬所有人的父母。
    在商汤时代,因为有伊尹辅佐才推翻了夏桀。那时商汤是接二连三用非常重的大礼去请伊尹出来辅佐他,伊尹毫不动心,后来礼请了三次才把他请出来。是什么原因把他请出来?当然是商汤尊重贤能人的态度,但这不是最根本的原因。根本原因何在?天下人民在水火之中,只要贤君有真正解决人民痛苦的仁慈之心,他一定出来,即使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而且商汤请伊尹出来并不是要打败夏桀,他是为了要请伊尹去辅佐夏桀。现代人无论做什么都是为了名、为了利,而古代圣贤人他们的存心都是为了人民。因为把伊尹介绍给夏桀将近十次,夏桀都不接纳,反而愈来愈暴虐无道,后来不得已才代天宣化,推翻了夏桀。虽然推翻了夏朝,还划出一块地方给夏桀的子孙居住,并没有把他们赶尽杀绝,这一份存心我们要领受、学习。
    因此,在劝导的时候,除了要观察时机,也要先反观自己的存心。小朋友很喜欢告状,说某某同学怎么样,我们听了不要急于处理,要先问这位同学:“你告同学的状,你的存心是要帮助他,还是幸灾乐祸?”孩子想了一下,没说话。我接着说:“假如你是真心要帮助朋友,就不需要来跟老师告状,你就直接好言好语去劝导同学。”一些比较善良的学生听懂了,没多久就会两个人手拉手走过来。被劝导的小朋友就说:“刚刚他劝导我,很替我着想。”彼此一团和气。假如你不去引导孩子检查自己的存心,到时告密蔚然成风,你会忙得焦头烂额。所以,人有真诚心,希望对方好,就会想到好方法。

 

相关经句:
    规过迁善:《公篤相法》上篇卷五 希夷心相篇
   《论语·颜渊第十二》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导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清·刘开《问说》:“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
   《左传·昭公四年》:“王使 椒举 侍於后以规过。”
   《孟子·尽心上》:“杀之而不怨,利之而不庸,民日迁善而不知为之者。”
    汉 扬雄 《法言·学行》:“是以君子贵迁善,迁善也者圣人之徒与!”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