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学习的次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蔡礼旭老师

 

    我们立了志,学习的次序,那天跟大家交流到:“信、解、行、证”。而《中庸》也提到我们学习的次序:“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个是学习的次序。其实,这个(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解”,笃行就是“行”。我们没有笃行,这个叫做研究学问,“行”了才是真实的学问。所以,前面“解”了叫“儒学”,你可以拿博士、拿到硕士,可是家庭不一定美满、人生不一定快乐。可是你笃行了,这样才叫“学儒”。我们不是来搞学术研究的“儒学”,我们是“学儒”,所以这个力行就很重要,学一句,做一句。今天学了不做,那叫玩弄学问!连圣贤人我们都玩弄,这个心太狠了。所以要解行并进。《弟子规》说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个“博学”,我们感受一下,今天我们学习,假如很杂,好不好?那就不专注了。所以这个“博”不是学一大堆东西,那都变成记知识了。我们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学伦理道德,先把做人的根基要扎稳,有了德,你学任何的技能,你才能很好地去服务人群。有才而无德,那就麻烦了,那可能就会危害人了。所以在《论语》里面提到,颜回说孔子“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其实就是“博学于文”,所以这个“博”字,我们还要跟“博学于文”来看;“约之以礼”。这个“博”,是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把它融会贯通。但是在哪下功夫?在“文”。而这个“文”,是指经典,文以载道的经典,不是去看一大堆的书,看得头都乱了。

    而这个学习的次序,其实《三字经》就讲得很好了。“小学终,至四书。孝经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所以事实上,这个“文”是四书五经,而四书五经的基础在《小学》这本书。《小学》是宋朝编的,它的整个纲领,其实就是《弟子规》的纲领。而《弟子规》是清朝的,离我们很近,我们一看就能明了。去看朱熹编的《小学》,很多是那个时代的一些情境,有的看不懂。你们就别看了,我帮你们都看过了。学《弟子规》就是《三字经》讲的“小学终”,接下来这个是四书五经。

    而且大家感受感受,其实很多道理,不是我们今天说,我要来说服大家,今天很多道理,是我们自己去感受就能明白。假如今天让大家礼拜一读《论语》,礼拜二读《孟子》,礼拜三读《诗经》,礼拜四读《尚书》,礼拜五读《礼记》,礼拜六读《春秋》,请问大家,滋味怎么样?所以,这个“博学”当中,它又跟一门深入不违背。你在专精,比方说我们今天学《弟子规》,你就要专在《弟子规》的教诲。什么时候是领会《弟子规》?随时随地。比方说今天这个人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跟“事勿忙,忙多错”非常相应,我们赶紧把这个故事记在“事勿忙,忙多错”,我们对这句经文的体会就越深刻。所以茶余饭后都是跟人学习的好机会。

    曾国藩先生每一天固定有几件事情。第一,就是每天晚上把今天所见所闻都记下来。所以大家每一天晚上,静下来提笔,今天遇到人、事、物,哪一些跟《弟子规》很相应的,我来领会领会。那每一天对这部经典就深入了。不只跟现代的人、事、物学习,曾国藩先生每天看十页历史。鉴往知来,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古为镜,知兴替。整个家庭、团体的兴衰、存亡,在历史当中,每一个朝代都可以印证。跟现在人学习,又跟古代人学习。

    这段话讲完了,大家怎么学曾国藩先生?每天看《德育故事》看两则。我讲得有点心虚,我也没做到,好,从今开始,我们每天看两则,坚持下去,当然可以重复看,再咀嚼、再体会。大家想想,一年过后看几则?这一套书就看完了,那就不得了了,你的见识广博。好,从今天开始,Give me five(击掌约定)。对啊,不然我们听完曾国藩这么好的习惯,然后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是不是?还讲给别人听,两则、两则,自己都没做。真正每天看两则,你再去给人家分享那个益处,人家一听都感觉你很大的受益。这个是每一天体会的,都可以去加深对你当前学习这一部经的深度跟广度。

    再来,不管师长讲哪一部经,都会把各部经的精髓融到这一部经来讲,大家有没有发现?对啊。所以我们学一部经,其实也在学其他的精髓,因为从其他的精髓,以经来解经,就会让我们对这一句经文有更深的体会。可是你不能今天学这本,明天学那本。所以,真正有学问的人他都会在讲一部经的时候,让其他部经的精髓统统融在里面,让你很好地去体会。

    比方说,我们都知道北京的天安门有故宫,故宫有太和殿、中和殿、宝和殿。所以我们的文化里面非常强调“和”,“和为贵”,《论语》里面有出现这一句。而我们在强调这个“和”的时候,我们讲解很可能会引到《易经》说的,“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我们讲的时候,别人他就去感受,“哦,两个人完全心连心的时候,那个力量是很大的”,这个是《易经》里面的话。再来,《尚书》里面有讲到的,“克明峻德,以亲九族”,他整个家族团结起来,“九族既睦,平章百姓”,他的家族很团结了,然后再去领导百官,还有其他的姓氏,“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又把其他的邦国都团结起来,这个是指尧帝的德行。我们从这一句当中知道这个“和”,很自然地从家庭慢慢延伸到社会团体去。包含《论语》里面又讲,“君子和而不同”。《礼记》里面讲的,“敬业乐群”,要合群。《孟子》又讲的,“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今天你都把老百姓的乐放在心上,把老百姓的忧都放在心上,都为他们着想,那老百姓就会为你着想,这个就团结、和睦在一起了。《孟子》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所以我们在谈这个“和”的时候,能够从四书五经里面他们从不同角度来诠释“和”这个字,我们把它汇集下来,我们对“和”的体会,广度、深度就上来了。当然了,这个是演讲的人、讲课的人他要有这个功夫,他就可以在一部经当中讲解,让大家都能够通达每一句经文,怎么用在生活当中。所以这个是“博学于文”,因为“文”——经典,都能把这些道理彰显得非常好。
    这个跟大家讲到的,“博学”跟“一门深入”是不冲突的。学了之后,有疑问要懂得去请教。《弟子规》说:“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学了之后要去正思维,慢慢地形成自己的判断力。

    那我们看,整个学习的次序,还要有很正确的心态,方法跟心态事实上是分不开的。所以《中庸》里面告诉我们:“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意思就是说,不学则已,学到不能会,他绝对不会停止。这是一个人决心的展现。“有弗问,问之弗知”,不问则已,问了而不能知道,“弗措也”,我决不停下来。这个恒心毅力。“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他常去辨别事非、善恶、邪正,“辨之弗明,弗措也”,你要把事情给搞明白、想通达,解得彻底了,你才能行得正确。“有弗行”,你去做了,可是也要做得非常地笃实、不自欺,“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我们要遵循学习的次第,但是要把决心、毅力、恒心拿起来。这个是《中庸》给我们的教诲。

    而且后面有一句非常精彩,“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就会了,没关系,我素质差,不怕,我做一百次总可以了吧。人家十次会了,没关系,我做一千次嘛。一个人有这样的态度了,百折不挠了,能够坚定意志了,“果能此道矣”,果然能用这样的心境去做,“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然愚昧,也会变得聪明,“虽柔必强”,本来软弱,也会变得刚强。所以我们在学习的路上,人家学得比我们好,难不难过?气不气馁?会不会没信心?不会。因为大家都装着这句话——“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就会把气馁、没信心的时间统统省起来,好好老老实实地去做就对了。这个是学习的次序。

    另外,再用康熙皇帝他学习的方法,给大家讲一下,其实跟这个学习的次第完全一样。康熙皇帝讲到说,“讲论得之最速”。“讲论”,你从别人的演讲当中,可以很快地得到他学习的一些宝贵经验跟体会,“讲论得之最速”。所以去听人家已经积累得很好的这些心得报告,那真的是很有福气的。“慎思明辨”,就是“思虑得之最深”。你把听到这些经验、道理再把它跟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去思维怎么去用出来,“思虑得之最深”,你对这些理的体会就会越来越深刻了。最后,“力行得之最实”。最实在的,最后还是得要力行才对。

    那其实“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就是“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你没做了,怎么感同身受?最后,“知耻近乎勇”。所以,知耻对自己来讲,学习绝对不能自欺,不能欺骗自己,要很清楚自己的心态对不对,才有办法改得了。当然对外,“见义不为无勇也”。我们也要提起这一份道义、悲心,这样我们的道德学问才能上得去。
这些经典也好,或者历史当中的圣贤人,他们的见解都是殊途同归,都是呼应的。

 
 
相关经句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