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学习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

蔡礼旭老师

 

    学习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熏修。《弟子规》当中告诉我们,“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我们学习一本经教,就深入地去学习它,把它学习好,再学第二部经。假如今天学学这本,明天学学那一本,心不容易专注,而且很容易就变成好像研究一样了,只是知识的记忆而已了,没有真正深入到自己的内心,进而去转变自己的习气了。所以“一门”,就是我们当前学习最主要的经典,是《弟子规》。而这里面《弟子规》涵盖的精髓,其实都不离五伦、五常、四维、八德的精神在里面。

    而我们所遇到的一切人事物,我们都把它回归到《弟子规》当中,来体会个中的人情事理的道理。每一天遇到的人、事、物给我们的启发,我们都记下来,那,“这个情况就是『事勿忙,忙多错』”,“今天遇到的这件事情就是『言语忍,忿自泯』,『事非宜,勿轻诺』”,所以我们就整个把生活跟经典,完全融在一起,这样就能深入理解每一句经句。这个是学习的方法。

    而朱子,朱熹夫子,他为学的方法,有提到“循序渐进”,这是朱子读书法,“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这个是朱子他读书的方法。

    其实这个方法跟心境也是相互呼应的。我们看这个“循序渐进”,就是不要操之过急了,我们这个学习的心态,第一,学贵力行。而这个力行当中,首先从最难处下手。当然每个人的最难处不见得相同,不过我们这个时代有一个难处就是急躁。所以那一天我们也提到,“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能定下来,一急,心就不在道中了。所以朱夫子提的这个循序渐进,很重要的也是在对治我们这个急躁的心、急于求成的心。

    所以我们昨天也提到,“绳锯木断,檐滴石穿,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对治急躁最重要的要平缓,所有的言语、行动,都要提醒自己要缓和。因为人一急啊,“处事大忌急躁”,处理事情,最怕的就是急躁,“急躁则先自处不暇,安能治事”?我们的心一急躁,则自己先是自处不暇,就是自己已经乱了方寸了,就不能从容了。自己心乱了方寸乱,怎么接着把事情给做好呢?所以首先要对治这个急躁。

    再来,朱子读书法里面讲到的,“熟读精思”。熟读了,我们才能记住这些教诲,在我们的生活点滴当中,马上能提起观照。所以修学一定一开始要先重量,就是你要读的遍数要够,他才观照得了。不要一开始就说,“啊,我重质,不重量”。忽略了这个量,可能熏习的力道不够,生活当中都提不起观照来。所以这个也得要老实啊,要熟读。这个又牵扯到我们学习的重要的态度:要老实,老实听话去做。所以这个遍数就不能少。比方说,师长老人家说,《了凡四训》要读三百遍,诸位学长,我们读了吗?《了凡四训》对很多道理,讲得非常通透。但是我们假如不读到三百遍,就很难了解师长要我们读的苦心是什么。所以这个老实听话是不容易的。

    再来,“虚心涵泳”,虚心地领受,诚心地去领受每一句教诲。

    “切己体察”,就是每一句经文都是拿来对照自己,有没有做到,而不是去对照别人。因为孟子也提醒我们,人有一个态度很容易起来,就是“好为人师”。懂得多了呢,很可能都变成要去要求别人,就不妥当了,这个心态是切己体察。

    所以在学习的心态当中,“只有自己是学生”。这样的心态,才能切己体察,也才能调伏得了我们的傲慢的态度。不然这个习气,你不用打招呼,它就自己就会来了。

    “着紧用力”,这个就提醒我们要有恒心,而且不可以懈怠。这个求学问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了;就像钻木取火,你不把火钻出来就休息了,那可能前面的功夫又退下去了。钻木取火就是,一定要把火钻出来,就好像那个火烧出来,就是智慧出来的时候,才能得受用。没到智慧出来,就懈怠了,那就很难提升自己了,所以这个恒心重要。

    我们昨天讲到,我们每天都跟古人学习,每天看两则德育故事,可以重复看,从昨天开始了嘛。大家保持下去,曾国藩先生就讲到,“敬字、恒字”,恭敬跟有恒这两个字,是“彻始彻终功夫”,自始自终要保持的态度。“大凡进德则持之以敬”,曾国藩先生的学问也很了不起,所以他这一些心境都是他真实体悟到的,“修业则贞之以恒”。好,我们看时时保持对人事物的恭敬,主敬存诚,这个学问就可以成就了。但是不容易哦。大家想一想,恭敬心好不好保持?不容易哦。懂几个道理了,连自己的父母、师父都瞧不起哦。所以这个时时要“切己体察”,这一颗心有没有偏掉。

    以至于,曾经在我们成长过程中,帮助过我们的长者、亲朋好友,有没有因为我们今天有地位了、有钱了、有名气了,而对他们的恭敬减少了,对他的感激减少了,反而变得好像高高在上了?那这个不止不能弘扬传统文化,还让人寒心,“怎么学了之后不念旧了,不恭敬了”。好,这个是敬字还有有恒心,才能进德修业。

    我们看,这里也提到了,朱夫子提到的“居敬”,时时都要恭敬,然后这个志向都放在心中,每一步都跟目标是相应的方向在迈进。所以我们今天遇到了一些事情,起了一些麻烦,要时时提醒自己,这个跟我的目标是不相应的,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赶紧放下这些习气、执着,往目标迈进。怎么做才能利益自己、利益家庭、利益社会、利益民族、利益后代,这个才是我们的目标。人时时提起这种目标,整个情绪就能转得过来了。

    好,那提了这几个点,包含刚刚跟大家提到的,学贵力行。什么时候开始力行呢?古圣先贤他们给我们的风范,就是一懂道理了马上就去做。我们特别遵从的舜王,孟子谈到舜王的时候,有说到,舜王他还没有听到好的道理、看到好的榜样以前,他是去住在深山里面,跟这些野鹿、野猪常常走在一起的,与一般的这些农民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异。关键在于大舜只要“闻一善言”,听到一句善言,“见一善行”,看到别人善的榜样了,他马上就去效法他。而且那个效法的那种态度,“若决江河”,就好像那个黄河溃堤,任何人都挡不住他要去力行这些善言善行的力量,谁也挡不了他断恶修善。所以这个是力行的榜样。

 
 
相关经句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