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感激所遇到的人事物

蔡礼旭老师

 
    所以“德比于上则知耻”,我们跟大舜效法、跟佛陀效法。诸位学长,你们有没有被凌迟过?你们遇到的境界有没有比忍辱仙人更难的?比起这个境界差多了,在这样的境界,佛陀都能不瞋恨,还能感激对方。我们时时以这样的榜样为模范,人就常生起惭愧心、羞耻的心:比这些圣贤差远了,不能再蹉跎,不能再随顺贪瞋痴了。而且从这几个榜样让我们知道,障碍是不可能在外的。这几个例子对我们来讲,觉得那太难,但为什么成就了他们的德行、学问?代表他无碍。所以事事无碍是真的,所有的人事物都是来考验我们功夫够不够,来成就我们,让我们的修行不要不明不白、胡里胡涂的。诸位学长,我们去参加过考试,那个监考老师进来,好,考卷发下去,你有没有看过哪个进考场的人,看到那个考卷,说不会写,气死我了,然后去打那个监考老师的有没有?有没有看过这样的人?没有吧,这样的人精神有点问题了,这个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所以今天哪个人、哪件事让我们生气,我们就去骂那个人、骂那件事,就好像去打那个监考老师一样。每个人、每件事不就是像发考卷下来,看看我们现在的功夫怎么样吗?人可不能修了一辈子,最后自己的程度都搞不清楚。这就变成什么?被自己给卖了都不知道。

    所以我们要感激所遇到的人事物,是他们让我们活得明白,知道我们现在的功夫到底到哪里。人真知道没有障碍,无碍了,人真正知道每个人是来帮助我们,让我们了解自己的状况的,平等心现前、恭敬心现前,对一切人事物恭敬、感谢,哪有对立?哪有冲突?所以真正是“竹密不妨流水过”,那个竹子拉得再紧,水还是流过去。因为水的心清净,水没有预设立场,它没有分别执着它就流过去,它不觉得这个竹子是障碍它的,它可以随圆就方。“山高岂碍白云飞”,山再怎么高,我们觉得是障碍,白云无心,没有自我、没有自私就没有对立,自然就飘过去了,不会跟人家冲突。人为什么会冲突?利害冲突。我什么都不要了,跟谁冲突?就像许哲女士说的,我什么都没有要,所以我不生气,我没烦恼。从他们这些仁者的人生心境跟处事,都能让我们得到很多启示。

    许哲女士遇到很多境界,那个时候在巴拉圭,因为理念不和被赶出来,一个女子在异国他乡。她问自己,当初我到这个地方来,就是为了照顾穷人,我没有要求任何人要给我什么。所以现在我也不烦恼、也不生气,因为我要的我得到了,我照顾他们,我并没有要求他们要给我钱,要尊重我,不可以这样对待我,这都不是我求的。所以人时时要不忘初心!我加入弘扬传统文化,当时候的心态、存心是什么?很单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自始至终都保持这个最单纯的心,就对了,我们不是来要掌声的,我们不是来要人家尊重的,我们不是来要人照顾的,我们不是来要人侍候的,我们不是来要事事顺我的,所以人为什么有烦恼把初心给忘了。人生每一个缘要牢记,慎始慎终,我一开始来的目的是什么,一直保持这个冷静的态度。比方走入婚姻的人,“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当初夫妻走入婚姻,就是成就彼此的人生,给彼此一个幸福的家庭未来,这是初心,遇到任何事不能忘了这个方向目标。有没有哪个女子结婚的时候,坐上花轿,现在没有花轿了,坐上花车,是花车吗?新娘车,花车是游行的时候坐的,新娘车。坐上去这个女子会不会想,好,终于让我等到这一天,我非搞得他个鸡犬不宁不可。有没有人是这么嫁出去的?好,等到这一天,我非跟他吵个没完没了不可。都不是这样的,都是像《诗经》里面讲的,“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这个女子的初心就是要去成就这个家庭的家道,去爱护这一家人,成就这一个家庭。

    那一天进门夫妻喝交杯酒,那个杯子是同一个葫芦瓜做的,代表一体不可分,从今以后不分彼此。而且那个酒是甜的,葫芦瓜是苦的,大家喝过没有?结婚的回去补喝。很多重要的东西要补,不重要的就不要补了,比方现在很多人流行结婚十年、二十年,还回去拍那个艺术照,这个我就感觉不是很有必要。包含现在结婚都在那里攀比,拍个结婚照花很多钱,一拍还拍二、三天拍得腰酸背痛,人家叫你嗯,你就要嗯。现在的人不知道在忙什么,叫做自讨苦吃,结果拍了累了好几天,花了这么多钱,没钱还打肿脸充胖子去借。照完了,拍完了抽屉一放关起来,谁看?三年之后、五年之后有人看了,孩子走路还不大稳,抽屉一打开一翻开:妈,这个人是谁?拍照连儿子都认不出来,拍那有啥意思?化妆化得太厚了。所以我觉得我姊姊让我看得最不舒服,就结婚那一天,为什么最不自然?因为她不大敢笑,化得很浓,不大敢笑,可能怕妆会有什么变化。所以人不要搞一些不怎么有意义的事,瞎忙一场又乱花钱。有意义的事情,就像我们传统文化里面强调的这些婚礼,都是很有意义的。诸位学长,你们各地的中心以后可以考虑,刚好自己的同仁要结婚,可以办个婚礼,透过整个婚礼,把婚姻的意义展现出来。我们中心今年七月份也会办婚礼,明年,对不起,我日子过得太快了,到时候有些资料再跟大家做交流。所以进门表法喝这杯交杯酒,同甘共苦,这个都是我们对婚姻的初发心,终身不要变。有什么小摩擦,一提起这个心态就过去了。

    所以许哲女士脑筋很清楚,我来的初心,就是服务这些可怜受伤的人、需要的人,满我的愿了!我又没有求任何人要对我怎么样,所以她没烦恼。后来在自己姊妹的帮助之下,回到了新加坡。当时是先回到马来西亚,后来因为她姊姊在新加坡,又来到了新加坡。而她人生面对的这些境缘,并没有障碍住她,最后她还是以自己的德行,带动了无数的人来跟着她一起付出真心真爱。所以我们发的是真心,任何事绝对障碍不了我们。“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遇到很多境界的时候,好像快过不去了,不是境界的问题,感觉快过不去的时候,就是我们那个执着点最严重的时候,真肯放下了,那个路就愈走愈宽广。所以面对任何境界,意志要坚定,志坚,信心要毫不动摇。昨天我们学长问了几个问题,其实都跟信心有绝对的关系。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所有的善不能够不断增长,根源都是信心出问题。不只长养我们的善心,还成就所有的善事都跟信心有关,所以世间事情的成败也在信心。

    我们看许哲女士她的人生思想,她对自己有信心,所以你看她学习永不放弃,活到老,学到老。再来,她对天理有信心,有记者问她,“你都照顾他人,谁照顾你?”许哲女士说“我不用照顾自己,老天爷会照顾我。”这是信心,大家有没有信心老天爷会照顾我?就像孔子说的“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老天要让道统从我身上承传下去,任何人伤不了我。其实人世间的道理,不离两个字,因果,为什么许哲女士喜乐?因为她无求。人到无求品自高,寡欲精神爽,无欲则刚。孩子没什么欲望,整天笑,所以他能笑一百七十次。请问大家,我们昨天听许哲女士谈了一个多小时的话,我们笑了多少次?下一次应该请我们的同仁拿个计数表按一按,看看可能一个多小时就快一百次。每天都能这样去领受圣贤教诲,去力行圣贤教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会回归到赤子之心。大家应该对许哲女士昨天的脸庞特别有印象,大家看像什么?像婴儿是不是?“大仁者不失其赤子之心”,笑起来连眼睛都不见了。这是反璞归真,你看儒家、道家都是这么讲,所以这个欲求淡。
 
恭摘自《第三届中华传统文化进修班—4500年前中国的远祖是如何教导他的后裔》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 四集)2010/12/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46-0004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