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善于抓住机会教育引导孩子

蔡礼旭老师

 
    所以,一个老师教学要教得好,第一要格物,自己欲望要低。自己欲望高的时候,往往有些机会点出现,我们不知道教导孩子。比方说学生煮好东西了,香喷喷,端到你面前:老师请吃。这时候老师怎么做?真好,我肚子好饿。当下是不是教育的机会点?是。可是老师假如没有格物的功夫,他可能当下所有的注意力不是贪就是瞋、就是痴。我们就问他,你们除了想到老师之外还应该想到谁?有时候反而没有给他固定的答案,让他自己去想。当我们这么跟学生讲完之后,这孩子若有所思,就跑掉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他去哪里了,后来才知道他拿去给他低年级、中年级的老师。后来一家烤肉万家香,很多老师都知道我们教室在煮好吃的。这些孩子当他拿着东西要给老师的时候,他是满心的喜悦,很充实。当他拿给老师,老师那分安慰的笑容会激励他一辈子。

    所以我们无心插柳柳成荫,本来是要跟孩子打好关系,后来把他们服务的态度,以至于这种感恩的态度,慢慢调动起来。甚至做事的方法,他今天要负责那件事情,人、事、时、地、物他都要考虑。他还要做财物管理,老师给你两百块,不要乱花,都要有发票拿回来,要报帐。你需要哪些人员、物品的支持,你自己要联络好。所以我爸爸还接到一通电话是我学生打来的,“请你转告我们老师,明天要帮我们带一个瓦斯炉来”,我背那个很轻便的瓦斯炉去。所以,一个孩子做事的能力难道是大学毕业才学吗?他在家庭、学校都是最好的学习机会。很多时候当我们能够去感悟到,提升孩子的心性是教育的核心,哪时候会离开心性!哪个时候不是教育的机会!刚刚我跟大家讲到,有个校长问我们说学校很脏都管理不好。当下我们问,那怎么办?我们的答案是以身作则。其实这个答案有没有落到实处?还没有,这时候要接着再引导,以身作则,从什么做起?去捡。

    有一个老师因为他刚带班,他发现没有板擦。他就跟学生讲,他说同学们,什么是聪明?你看万变不穷的功夫都来自一个成全孩子的心。什么是聪明?在孩子的脑海里什么叫聪明?什么叫活泼?好像动来动去叫活泼,不然。能时时为人家着想,他走到哪里人家都欢欢喜喜,他一定可以给我们大帮忙,那叫脑筋非常的活跃,非常的活泼。而不是做一大堆行为让人家很难受,那个叫随便,不叫活泼。聪明是什么?聪明不是今天没写作业,骗老师,逃过一劫,好聪明。这算不算聪明?这个叫愚笨。“倘揜饰,增一辜”,而且纸是包不了火,终究还是会让人家知道,知道以后可能自己的人格都落地了。而且说实在的,当我们欺骗别人的时候,其实吃最大亏的是谁?自己,自己的良心不见了,自己的能力愈来愈退步。所以聪明,孔老夫子讲君子有九思,叫聪明。“视思明,听思聪”,看的时候明明白白发生什么事了,看到别人的需要,听到别人的需要,懂得去帮助别人,这个叫聪明。

    “诸位同学们,现在你们看到老师需要什么?”他们就说“老师需要板擦”,因为刚好没板擦。他接着就跟孩子们讲:那同学们,你们现在听到老师的需要,可以做什么?学生说:找板擦。没有人动,找板擦。老师这个时候就是耐性,这个时候如果发一顿脾气,他们匆匆忙忙去捡,记得的是什么?这个老师这么凶。所以不能动气,发脾气就不能教孩子,教孩子的时候绝对不能发脾气。举一反多少?这句话可以再转述什么?真正要引导人的时候绝对不能发脾气,发脾气的时候就不要跟人讲道理。

    当下这个老师很有耐性,用真诚的眼睛看着他的学生,然后微微的笑,“那你们可以做什么?”。突然有一个学生开窍了,起来去找,后来找回来了。找回来之后,老师就说“大家应该给这个同学”,他们就鼓掌。这个孩子回去之后,老师就问他们,“你们鼓掌干什么?”学生愣住了。他们为什么鼓掌?有一点感动。老师也引导他们,因为这个同学值得我们肯定在老师说了他马上就去做。诸位同学们,你们知不知道当一个人形成知道一件好事、善事就马上去做,他这一辈子会有多高的成就,你们知道吗?他可以成为圣人。

    在《孟子》里面,孟子提到大舜当初还没闻到这些圣贤道理以前,大舜是住在山里面,跟山上的野人一样,睡觉的时候旁边还有野猪的鼾声,他都跟一般人都差不多。但差异在哪里?差异在当大舜听到这些善言,德行的行为他看到的时候,他马上去效法。所以《孟子》里面提到:“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你看,我们又讲到慕贤当慕其心,这是大舜行道的心境。他真听到好的这些道理,拳拳服膺在心中。力行的态度就好像江河很勇猛,把堤防都冲破了,谁也抵挡不了他,改过向善的心莫之能御也。我们跟大舜比较比较,他只要听到好的事,千万个人阻止他也阻止不了他去行善,我们现在要去行善,一、两个人给我们泄泄气,我们就不干了。差距就在行道的力行的力度,勇猛精进。这个大舜的态度在哪里可以教?就在生活的每一个情境当中,可以点醒孩子的这个心境。但是假如老师没有这样的敏感度,他可能就“给你们讲半天也不会捡,真是不受教”,然后自己跑去捡回来,这个机会不就没有了吗?
 
恭摘自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八)52-237-08 蔡礼旭老师主讲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