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弟子规》每一句都是得乎道
蔡礼旭老师 |
|
我们《弟子规》当中的经句,其实每一句都是得乎道,道在心地。“置冠服,有定位”,有没有得乎道?有,恭敬心对人、对事、对物。诸位老师,有时候,比方我们以前读书的时候,房间很乱,突然心血来潮要把它整理干净,花了三个小时,整理好了,当下我们的心情如何?会觉得很清爽,有没有?会觉得那些东西摆在那里,自己看了都舒服。当我们去礼敬一切人事物的时候,那就是得乎道的感受;反而是我们不尊重这些东西,心里会愈来愈烦。《弟子规》讲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我们现在吃东西谁先吃?很多都是小孩子跳上去吃。所以现在都颠倒了,小时候就倒了,现在变成这样也不足为奇。
有一个妈妈,她的儿子交女朋友,说要带回家来给她看看,结果带回来了。妈妈还挺高兴的,就赶快煮几个好菜,炒了两道菜出来,看他们两个已经在那里吃起来了。她说你爸爸还没回来,待会儿再吃,后来又进去煮。煮出来两个人吃饱了,说妈我们要出去玩了,再见。你看会不会气死!这个时候气也没有用,掌握情绪才能掌握未来,这个时候要想起我们那次参加“幸福人生讲座”,有一位七十五岁的长者,她抓住机会给孩子吃早餐的时候,赶快放他最需要听的那一段。气没有用,要亡羊补牢才行,这时候要只想着怎么样把他们引导对!。
我们就回想自己小的时候,吃饭一定是爷爷奶奶先上座,都是我们出去叫爷爷奶奶吃饭的,这一幕有没有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那时候走出自己的家门,因为跟爷爷很有默契了,知道可能爷爷礼拜一会在哪,礼拜三会在哪,赶快去找,去土地公庙去找。然后“爷爷吃饭了”,这个声音传出去之后,爷爷听到了马上很满足的对着朋友讲,“我孙子叫我吃饭了,我要回去了”。爷爷很高兴,然后爷爷走过来牵着小孙子的手,我也很高兴,两个祖孙就这样走回家里去。但是我那个声音喊出去的时候,很多邻居听到了也笑。你看得乎道而喜,谁高兴了?看到的人都欢喜。
这样的表演,这种敬老、爱老的风气愈多,整个人民就劝善了。问题是诸位老师们,我们多久没有听到小孙子在叫爷爷奶奶吃饭的声音了?多久没听过了?看现在好像都是爷爷奶奶出来叫孙子吃饭的,而且叫完回去还要陪他跑马拉松好几圈。喂一口他就又要再跑两圈,所以老人家都快要没气了,而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在旁边,居然觉得这个叫正常,都没有去管。所以真的,年轻男女结婚前要上课,这都是当务之急。以后我们来办这个课,年轻男女如何当夫妻,如何教育小孩,当好爸爸、好妈妈。我们人生就一个态度,什么事情最急,我们看到了就做,不退缩,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
|
恭摘自2007年幸福人生讲座—弟子规种子教师研习营(十二)52-237-12 蔡礼旭老师主讲 |
感恩老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