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福在受谏

蔡礼旭老师

 
    我们话说回来,刚刚是提到子路是闻过而喜,大禹是闻善言而拜,这是圣人,真正听到人家好的劝诫,他真拜下去感谢!子路,人家批评他的过失了:谢谢你,把我的缺点指出来。诸位朋友,当别人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曾经九十度鞠躬说: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你真是我生命中的贵人。你曾经这么讲过的举手。这个动作一做下去,这个榜样可能就扎在孩子的心田当中。现在的孩子,我那时候讲:现在的孩子听不进去人家的劝告,好像七、八岁就听不进去。有个家长说:什么七、八岁,二、三岁就听不进去了。二、三岁就听不进去,就喜欢听好话,那还得了!一个人喜欢听好话,招感来的都是逢迎谄媚巴结的朋友!那个真正正直的人,他绝对不会去巴结别人。所以到底我们现在孩子的态度有没有圣人的态度?现在的孩子,你指出他的缺点,他马上给你顶一个礼说:谢谢爸爸。有没有?有的话,要通知我一下,我们特别照顾,那以后一定是弘扬中国文化的人才,他有可能是大禹来转世的。闻过而喜,这是贤人。

    我们现在自己想想看,人家一批评我们,我们当下的念头是什么?当下觉得很难受,还是当下说:你给我记住!圣狂就在这一念之间。在宋朝的时候,宋仁宗,大家听到这个“仁”,那已经算是不容易了,才被封为宋仁宗。有一次,刚好春天他出去散步,旁边有些侍臣陪着他一起走,刚好他看到树枝的嫩叶刚长出来,他顺手就折了一段下来,结果旁边的臣子马上说:皇上,春天是万物生发的时期,你怎么可以伤害生命?就劝他不可以乱摘草木。结果宋仁宗听了,马上把树叶就丢在地上,哼,就走了。这样还称为宋仁宗,他没有说:给我拖出去砍了。那不错了,脾气还能压得下来,只是当下还伏不住脾气,但是事后走了:真的是有点道理。因为他做皇帝,那是全国人民的榜样,上行下效,当然对自己就要比较严格一点。

    而且,你看我们现在的孩子有没有爱护草木?父母有没有注意到这些情况?他拿着棍子都在那里乱打树木,我们大人不要觉得树木又不会痛,他只要对生命不爱护,对人也不会爱护的,为什么?任何一个动作,他的心性要不就是在提升,要不就是在堕落。小时偷针,大时就偷金。所以我们的圣哲人对一个动作所造成一个人心性影响特别的谨慎,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地方。刚刚讲到的是“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的重要。
 
恭摘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五集) 52-180-05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