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学校公务接待的礼仪
蔡礼旭老师 |
|
在学校的时候,孩子看到隔壁班的老师走进来了,他就站在那里放大嗓门喊:“老师,隔壁班的老师找你”,这样不符合礼貌的态度,应该教导他们一定要先说:“老师,您等一会儿,我去请我们老师过来。”跟隔壁班的老师讲后,然后还要把自己的老师带过来。其实当孩子在落实礼仪时,耐性、沉着就在这些礼仪实践的过程中,逐渐慢慢在培养。
在公司行号里面,假如有人来找他的朋友或者找上司,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境会怎样做?比如对方要找经理,但经理正在开会,他会说:“他在里面,你自己进去。”
客人走过去把门一打开,那会出现什么情况?很尴尬,也很失礼。面对这样的情境,应该是先请客人坐,倒一杯水请他喝,“我先去看看经理忙不忙,您先等一下。”他去请示一下经理,再来跟他说:“可能要请您再等十分钟、二十分钟”,客人的心里也有数。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礼仪的人很难在社会、团体当中立足。我曾经听说有一位企业主管,有一次接待一位广东的客人。接待广东的客人一定要点什么菜?当然点广东菜。他带了几位员工去,这些员工是湖南人,湖南人喜欢吃辣味比较重的菜。主管带员工去的用意是要帮忙招呼客人,结果他们不但没有帮忙招呼客人,还讨论菜太难吃。刚好有一道菜特别辣,他们一看很兴奋,都没有请长者、客人先吃,马上就把菜转到自己面前,开始吃起来。这位主管一看,赶快把菜转到客人的面前,结果没多久,他们又把菜转回来。这位主管很无奈,现在这些年轻人连这些基本的礼仪都不懂,也没有处处替人着想的心,这也是自私。
如果希望以后你的孩子能得到企业家的赏识,礼仪这一课不能不上。当老板把他带出去,会觉得一身轻松,因为他能把客人招呼得体体贴贴,知道何时该倒茶,何时该帮忙夹菜,老板当然要用他。接待的礼仪,就是要让人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才会一团和气,只要和气,事情就能办得顺利成功。而这个礼仪的学习,也有赖于家
长跟老师在生活当中处处提醒,这要有耐性。 |
|
|
感恩老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