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父母身教影响家族的命运
蔡礼旭老师 |
|
我们刚刚讲到“慎于始”。一个家庭的命运,看他父母一开始经营家庭的态度,他们的身教就可以看出这个家道的情况。假如一开始经营家庭就很懒散,那家庭的氛围就比较颓靡了。甚至于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在孩子的心里面都会影响很长远。
我们有一位朋友就说到,他说,他有一个小女儿今年好像是两三岁了,他因为回到家里觉得比较累了,他往沙发一坐,就把袜子脱下来扔在旁边,然后瘫在沙发上,“啊,好舒服,累死了”。结果他的女儿从小就看到这个动作,等女儿可以走路了,常常到人家家里去做客,只要一走进去,看到沙发,他这个小女儿马上过去躺下来,把袜子脱掉,放在一边,“啊,真舒服”。他说,光是改他女儿这个动作,改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改过来。所以我们从这里感觉到,父母谨慎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多大。
弘一大师他曾经写过一段墨宝,其中有一句话写到,“以慎重之行利生,则道风日远”。“道风日远”是好的结果,“慎重之行”是好的种子,有前面的功夫才能感来后面的效果。
而传统文化它是小大圆融,这一句话小到家庭,大到天下,都是能跟这一句非常地相应。所以这个“道风”——家道,父母有慎重之行了,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给孩子当榜样,那这个家道也可以绵延长久。家长提醒自己,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都不可以讲,有一行而酿子孙之灾都不可以做,时时想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样的心境,这个是小到家庭。
大到天下,大到一个朝代,都是这个样子。我们看到汉朝,《德育故事》里面出特别多的孝子,原因在哪里?汉文帝就是孝子,汉朝每一个皇帝都加个“孝”字: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所以汉文帝他为母亲亲尝汤药,所以“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这个是汉文帝自己真正做到了,所以上行下效。
其实教育没有想象中这么复杂,“上所施,下所效”,产生这样的效果。唐朝女祸最多,原因在哪里?在唐高祖在女人方面出了点状况,一出状况了,后面的子孙怎么样?人家批评他,“你不可以犯了女戒”。他可能说,“我爷爷都这样,你管我那么多干什么”?“我爸爸就是这样,你管我这么多干什么”?所以不好的榜样后代会觉得,上面都这样了,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可是假如是汉文帝的后代呢?假如是周文王、周武王的后代呢?他们时时以祖宗的德行为榜样,我不能侮辱了祖宗啊,要“毋忝尔所生”啊,不能羞辱祖宗。 |
|
恭摘《中国远祖如何教导他的后裔》 蔡礼旭老师主讲
|
感恩老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