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先教做人再教知识技能

蔡礼旭老师

 
    我们在大陆有些学校校长、园长以至于老师有这个认知,所以他们就开始重视德行教育。有些家长他刚好来看,比方说看这家幼儿园:你们这个幼儿园教什么?老师就说:我们教做人。结果那个妈妈说:做人还要你教?她不以为然。做人容不容易?有孝弟才懂得做人。现在幼儿园里面有在教如何让孩子懂得孝顺父母,懂得回家做家事,懂得帮父母洗脚?现在有没有幼儿园打出这样的广告出来?没有!我们看到幼儿园的广告都是什么?双语教学,这真的从幼儿园就开始只重视知识技能的话,那真的是幼儿园的小朋友回去都会说:奶奶,你怎么这么笨,连book你都不知道;妈妈你怎么这么差劲,连apple你都不知道。那很可能就发生在我们的家庭里面。而且当孩子起傲慢的时候,他的人生就一直在折福。纵使我们说:我也不奢望我的孩子孝顺我。很多父母都讲:我也不奢望他孝顺我。这个话不能乱讲,你讲了之后,下一代说:他们都不奢望我们照顾,就别照顾了。这句话要负责任,这句是鼓励下一代不要孝顺,这是不对的。所以“一言兴邦,一言丧邦”,东西乱吃,拉个肚子没事;话讲错了,很可能会造成下一代以及我们整个社会的错误,这要谨慎去面对。

    曾经我们也分享过一个故事,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就是老子他好像是要出哪一个关?就是他要出关的时候,那个守门的人他知道老子道德学问很高;假如你是那个守门的官员,你会做什么?你会不会:老子,你再多谈一些做人的道理,我们给它垂范后世。你会不会这么干?会,那保证你家风绵延千年不衰,因为你都志在天下国家,那有范仲淹的胸襟。那个守门的没有叫老子多讲一些做人的道理,这个官员是说:老子,我现在刚好有个烦恼,就是我老了以后,要靠我哪个儿子比较好?所以人心量还是要大一点。老子说:好,你把两个孩子带来。

    结果大儿子、二儿子来了,老子就拿起身上的一把钱放在桌上,然后就对大儿子说:你去打爸爸一下,这个钱就是你的。大儿子比较憨厚,然后他心里想做人怎么可以打自己的爸爸,打死我,我都不肯。所以在那里很坚决,绝对不打他爸爸,给他诱惑半天都没有用。接着老子又对小儿子说:你只要打一下爸爸,这个钱就是你的。大儿子憨厚,小儿子比较机灵,比较会耍小聪明,打一下,反正爸爸又不会痛,可是那个钱就是我的了。过去给爸爸轻轻打一下,然后很怕老子反悔,赶快把钱收起来,很得意的就回去了,在那里想我赚了一笔意外之财。接着老子就对他爸爸说:你知道要靠谁了吧?

    诸位朋友,这个故事给谁听的?大家可不要说:那是几千年前的事情。老子给我们做表演,让我们晚年不要在那里唉声叹气。老大比较老实,老二比较聪明,而我们现在在培养出来的是大儿子还是小儿子?真的,我们有两个孩子,一个比较老实,一个比较聪明,你会比较疼爱哪个?那个嘴巴很甜的,父母都受不了,都被他搞得团团转,然后很老实的在家里会常常帮你忙,还挨你骂的,这很多!所以我们都知道要靠大儿子,可是拼命栽培小儿子这样的人出来。大家要很冷静去看,真的那个很聪明的,大儿子、二儿子很聪明的,到最后出国留学都不回来了;反而是学历最低的,任劳任怨在那里陪我们终老的,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所以不要培养出念了博士以后从来不回家看父母的,还在那里唉声叹气,那不能怪任何人。老祖宗都告诉我们,先教做人,才教往后的知识技能,这个先后顺序不能搞错。结果我们讲完这个故事的时候,下面有个太太(也是当妈妈的人)她马上站起来说:反正我又不靠我的儿子。你看她说的有没有道理?慷慨激昂。现在很多妇女,她说我要出去工作,反正我不靠我先生;不靠先生,得靠谁?靠我自己的能力,你在公司里就靠自己工作就做得起来?都得靠谁?都得靠众人的协力,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家庭也必须要父母、家人的分工,才能够把这个家庭经营得非常的和顺,都是大家并肩协力做起来的,都值得感谢,值得互相尊重!人哪有可能离开人群,自己靠自己?不可能的!都是要自己尽自己的本分,然后互相感激。
 
恭摘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七集) 52-180-07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