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孩子犯错时就是教育机会点

蔡礼旭老师

 
    有一天学校中午的饭后水果是西瓜,吃饭的时候,很多同学盯着那个最大块的西瓜看,他们狼吞虎咽地吃完饭,立即飞奔过去把最大块的西瓜拿起来就吃。老师在旁边看到这一幕一幕在上演,也很沉得住气,按兵不动。第二天上课,老师就问:“诸位同学,假如今天我们要抢那块最大的西瓜,请问会产生什么效果?”吃饭的时候狼吞虎咽,就会把胃弄坏,这是“身有伤,贻亲忧”。当他飞奔过去,把最大的那块抢到时,请问所有的同学对他是什么印象?同学们就说:“不要跟他做朋友,这么贪心。”老师把情况分析出来,让学生知道:原来自己的一举一动都在影响自己的声誉,都在影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接着老师又分析说:“这位同学抢到了一块大西瓜,他能快乐多久?”吃下去的时候很快乐,可是他已经养成贪心的习惯了,假如下一次最大块的被别人抢去了,他会怎么样?很生气!当他这种凡事都要最大的、最好的这个贪心养成了,可能以后得不到的东西会怎样?想用不正当的手段来获得。老师如此一分析,结果第二天吃水果时就发生了很微妙的变化,学生们都是挑那个比较小的来吃。当老师的要抓住机会点来教育学生,你不能在那里对学生说:“老师怎样教你的?为何不会做?”如果老师对学生是这样的骂声,效果肯定不太好,往往你用一些很善巧的方法来分析给学生们听,孩子们自己就会有所领会。

    假如孩子犯错,我们马上就发脾气,这个教育的机会点就断送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所以,教育孩子绝对不能情绪用事,要很理智的观机,因势利导,让他从中汲取教训,这样就会经一事长一智,当然你要能心平气和才能契机契理。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