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的关键:长善救失
蔡礼旭老师 |
|
教育孩子,我们老祖宗讲“身教者从,言教者讼”,真正为人父母自己做到了,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也学到了。而这个教育最重要的,在《孟子》的教诲当中说到,“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真正的学问就是在启发孩子善良的本心,然后让他错误的心态能够导正过来。这个“放心”就是他忘失了孝心,忘失了恭敬心、忘失了爱心,要把他引导回来。所以教育就是长善,长他的善,救他的过失。
这句话就把教育最重要的主轴抓出来了,长善救失。而最关键的点,就是在这颗心地上。所以时时孩子的心地都在一切的人事物接触当中,都在受影响。是好的影响还是不好的影响?我们常常听到一句话,叫“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这个进跟退,那绝对不是这一年,或者这三年是进还是退?不只是这么长的时间在进退,他每个念头都在进退当中。他这个念头是为人着想,他在提升;他这个念头是自私自利,他已经开始在堕落下来。《易经》当中有提到一段话,他说整个社会假如发生了孩子杀父亲,臣子杀国君,这样的情况绝对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其所由来者渐矣”,都是渐渐形成这么不好的情况。
那孩子的心地不断的在下堕当中,但是为人老师、父母的人并没有洞察到这一点,那就是没有早一点分辨的关系。假如我们在教育当中,并没有看到孩子的心地,反而只是看到了孩子的学历,那我们很可能教出来的孩子,是高学历,但是却不懂得孝顺父母,不懂得做人。当下一代是这样的情况,那我们的中晚年会觉得很无奈,因为耗尽一切的心血在栽培孩子身上,却培养出这样的孩子。
有对夫妻,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儿子比较不会读书,后来去当修理机车、汽车的工作;另外一个孩子比较会读书,父亲本来是教书的,还把教职工作辞掉,然后自己从商去了,也很辛苦,把赚来的钱都栽培这个会念书的孩子留学。结果留完学回来,娶了老婆,所谓“娶了老婆忘了娘”,他学历很高,但是父母所作一切都是为他,到头来,他觉得那是应该的。我们只看到了孩子的学历,我们却没有看到孩子的心地,他是在进步还是在退步?所以这都很重要。今天孩子的心假如没有不断的有爱心,没有不断的有恭敬心,那这样的孩子,真正到社会上去,那他的苦头还有得吃,所以长心地非常的重要。
有个博士生,他是数学博士,他是二十岁左右就拿到博士学位。诸位朋友,假如是你儿子,高不高兴?人生不可以高兴得太早。二十岁左右拿到数学博士,破格进入台大教书,教了十多年,还是升不上去,没有办法升等。刚好他跟我一个朋友认识,他就去找这个朋友,奇怪了,我努力了十多年,都没有办法升等。他们交流起来,原来发现,他在写论文的时候,都是写着某某教授他的论文缺点在哪里,某某教授的论文偏差在哪里,他看别人的不好特别的犀利,都看得很准,一针见血。因为他都是讲别人的不好,把这些教授统统都得罪光了,见不得人好。所以每个教授看到他的名字要升等,马上怎么样?马上就把他放一旁去了,所以他十多年徒劳无功。你看因为对人不懂得欣赏,只会批判,没有恭敬心,形成很多的障碍。他十多年来郁郁寡欢,得不到助力,得不到人和。
后来我的朋友就建议他:这样好了,你写论文改一下,改成不要写一切人的不好,就写一切教授他的论文好在哪里,你把他写出来。结果这个年轻人听了之后,皱着眉头,很无奈的说:我试试看,然后就回去了。过了一段时间,他真的写好了,又拿给我的朋友看:那你帮我看看这篇论文怎么样?结果我的朋友一边看,一边鸡皮疙瘩掉一地,因为他在称赞人的时候,称赞得很不自然,人家看了都很不舒服。其实,习惯成自然,习惯批评,突然变得跟人家讲好话,人家真的会很难受。 |
|
恭摘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一集) 52-180-11
|
感恩老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