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教育孩子要禁于未发

蔡礼旭老师

 
    我们对于孩子的心性愈来愈敏锐的去观察。有个爷爷带着他的小孙女,那个孩子可能三岁、四岁不到,这个小孙女抱着一颗球,在他们的小区里面在玩耍。结果这小女孩的球不小心掉了,它就跳跳,跳到前面去了。结果这个爷爷就说了一句话,他说:不用着急,不用着急,叫保安捡给你就好了。诸位朋友,孩子学到什么?这句话省掉了哪个部分?保安叔叔,保全人员。你看,爷爷讲:叫保安捡给你就好了,别急。我们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是对人的不够恭敬、不够尊重。为什么有钱人的孩子都比较傲慢?其实都是无形当中,因为有钱,对人傲慢,直接影响孩子。所以什么时候教育孩子?绝对不是打开经本,绝对不是在教室里才是教育,点点滴滴都在潜移默化。我们为人师、为人父母有没有这个警觉性。

    有位书法老师他教一些孩子,有一天,刚好有一个当官的人,他的孩子也在这里学书法。因为父亲赶不来接孩子,就交代老师:老师,你带我孩子去吃完晚餐,我时间也差不多,我再来接他。老师就带着这个小朋友到了餐厅,结果这个小孩马上很熟练,就把服务小姐叫过来:来,给我两瓶可乐;来,赶快把菜单拿过来。老师看傻眼了,接着那个菜单来:好,这个、这个。就在那里点菜,你看,他懂不懂得尊重老师?不知道。欲望能让人整个理智都不见。点完之后,老师就把那个菜单拿来一看,怎么点的都是比较贵的菜。你看傲慢、奢侈都在带孩子到这些场合当中传递出去了。

    这个欲望点燃很容易,欲望要把它对治,让欲望能够减除,那不容易。所以司马光先生讲过一句话,“由俭入奢易”,从节俭要奢侈,很容易;“由奢返俭难”,由奢侈再要变得节俭,不容易。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来,欲望要形成很容易;但欲望要能够调伏下来,那就不容易。我们中国人的教育,圣贤人的教诲都强调要禁于未发,孩子的坏习惯还没有形成就要制止;不要等到形成了,才在那里跟他拔河,那很累。所以教育就跟中医师看病一样,真正高明的中医师,“不治已病,治未病”。中医跟中国文化完全相融,所以教育也是一样,“不治已乱,治未乱”,治孩子坏习惯欲望还没形成以前,就要把他导正。
 
恭摘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二集) 52-180-12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