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教孩子要有大心量

蔡礼旭老师

 
    其实这样的孩子出来了,我们这些学校的老师有没有责任?这代表他十几年的求学生涯当中,也没有老师教他做人最重要的是孝道。所以一个事件都值得整个社会的反省,而不能单怪某一个条件而已。当然这个孩子这么不孝,那会有因果报应。他感来的孩子,那铁定也是很不孝的;不可能他这么不孝,还感来孝子贤孙,没有这个道理。所以他那个孩子生下来,不到一岁,进医院已经进了好多次,而且都是开大的刀。你看,精神不知道耗丧了多少,还有他的金钱。所以好子孙也都是靠德行感来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个道理我们要深深的去体会。

    我们之前跟大家交流到,教育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一定是先懂孝道,有爱心、有肚量,这样他的人生才能走的平顺,走的有价值。所以这心量一定不可以太小。其实我们看,假如孩子心量很小,那在求学也好、工作也好,常常都是跟人家处不来,常常都是愁眉苦脸,然后一开口就是一大堆抱怨。那我们有没有看到孩子肚量现在是小还是大?有一个徒弟常常都跟师兄弟吵架,这个师父看了不动声色,有一天就叫这个徒弟过来,然后就叫徒弟拿了两包盐过来,叫他去倒一杯水,叫徒弟先把一包盐倒到这杯水里面去,把它搅一搅,然后叫徒弟喝一口。诸位朋友,这包盐倒到这杯水下去,喝下来是什么味道?很怎么样?大家一定没喝过,不是很咸,是很苦。加一点盐是咸的,整包盐倒下去都变苦的。结果这一喝,印象还是很深,觉得很苦。

    过了几天,师父带着他们这些师兄弟到大自然,到郊外去。看到一潭湖水,那个湖非常大,师父叫这个徒弟:你把另外那包盐倒到这个湖水里面去。徒弟照做,倒下去。倒了以后,师父说:你喝一口这个湖的水。结果徒弟一喝,什么味道?你们也没喝过,湖水是甜的。这个学生若有所悟。为什么同一包盐倒到杯子跟倒到湖里,喝出来的味道完全不一样?那个杯子容量那么小,所以肚量小,那人生尝起来一定是苦的,看这也不顺眼,看那不顺眼。假如人生的肚量像这潭湖一样的宽广,那喝起来什么味道?甜的,不会跟人家计较,心广天地宽。所以这个孩子的心量很重要。现在得忧郁症的比例也很高,那都跟心境、处世的心态有直接的关系。上次我们跟诸位朋友提到了父母教育里面,提到了十多跟十少,这些原则能教出比较有肚量、比较懂得做人的下一代。
 
 
恭摘弟子规学习系列演讲一 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三集) 52-180-13    
感恩老师!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