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闻誉恐 闻过欣 直谅士 渐相亲
蔡礼旭老师 |
|
我们听到自己的过失就很生气,听到别人称赞就洋洋得意,如果是这种态度,能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很困难,也会造成“损友来,益友却”。为什么损友要来?因为他很清楚只要几句美言,你就会神魂颠倒,到时候他就有机可乘,所以损友来。益友为什么会退?有德行的人,他很清楚做朋友的本分,一定要直言不讳,你有缺点,他一定会很正直的帮你提出来,当你不能接受时,他只好先避开。他不避开,你看到他会生烦恼,所以他为了不让你生烦恼,只好先避开你,等你真正肯接纳他的忠言、规劝,他才会再回到你的身边来。
当我们身边有非常多的朋友主动给我们一些规劝时,人生就如同多了好多双明亮的眼睛帮我们看路。当你有接纳别人谏言的这种虚心,自然就有众人来帮助你。古人称赞梅兰竹菊为四君子,表的是君子的德行。竹子为什么表君子的德行?因为竹子的心是空的,虚怀纳忠言。“见人善,即思齐”,这是见物善,即思齐。我们的老祖宗不只跟人学习,还跟万物学习,看到万物之德也能触景生情,提起正念来修正自己。
人喜欢听好话,还是喜欢听正直的话?听好话。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必须要从小扎根。我们中心的老师在教这一句经文的时候,都会提醒小朋友:你的缺点就好像是脸上黏一个黑黑的东西,今天别人把你的缺点讲出来,就是等于把你脸上的这个污点去掉了,你是否应该感谢他?当然应该!所以,小朋友跟小朋友之间,只要同学帮他指出缺点,他首先就会给同学鞠一个躬,然后很高兴的跟同学说:“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过能改,归于无”,他就会更加欢喜把缺点修正过来。一个人从小扎下了“闻誉恐,闻过欣”的根,对他终身的事业都有很大的益处。 |
|
|
感恩老师!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