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跟大家提到言语的心态,第五点,要心平气和,心平很重要。这个心平就是不能带着情绪讲话,太激动了,太高兴了,或者有情绪了,愤怒了,这个时候讲出来的言语,可能都会有负面的影响。而人为什么不能心平?那刚刚举的几个:太高兴了、生气了,这个都会让心不平。其中还有一个,就是觉得别人错,我对,这样也会心不平。
《朱子治家格言》里面讲到,“因事相争”,因为事情闹意见了,冲突了,“安知非我之不是”,“须平心再想”,“平心暗想”,都可以。所以人假如在跟人快冲突的时候,能先想想:我自己有没有不对的地方?先反省的时候,心就能够平和下来,就不会这么气势凌人。所以这个指责,都是别人错,也容易心不平。
所以“临事须替别人想,论人先向自己想”。处理事情,“须替别人想”。诸位学长,我以前华文学得不好,有考过倒数第二名,所以有写错的,大家可以直接指出来,没有关系。“论人先将自己想”,我们在议论、评判别人不对的时候,也应回过头来想:那我又好到哪里呢?因为我们要体恤人情,就是,当我们自己也没做对的时候,我们讲的道理再通,人家也不服气,边听边想,你又没好到哪里去,你五十步还笑我百步。所以还是要正己才能化人,言语才能感动别人。
要心平,在与人相处,在与人沟通的时候,都能先回到反省自己上,我自己有哪些做得不对。反而,自己先检讨自己有不对,心平下来了,马上都是先谈自己不对的,“各自责,天清地宁”,反而对方也感觉到你的诚意,他也反省自己,两个人都很有风度,都很有收获,互相之间的一种沟通、交流,就能够更好。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218g.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