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劝谏的目的是“使更”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恶称人之恶者。】刚刚我们讲到,宣扬他人的长短、坏处,这不好。“恶居下流而讪上者”,他处在基层、处在下位,去批评他的国家领导人,去批评他的团队领导人,这会造成什么?造成整个国家对领导者丧失信心,对整个团队也会造成很严重的信心危机,大家就不能团结了。所以居在下位批评上位领导者,这个负面影响非常大。

    所以应该一个为人臣者时时想着怎么样帮助领导改过,而不是去批评他。怎么帮助呢?要劝告他。怎么劝呢?“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你读完这句话有没有很佩服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它才一段话,大家知不知道这段话里面有多少学问?请问大家,你劝人成功率有多少?有没有百分之五十?有?请受我一拜,功夫很厉害。为什么我们说要用心?你不能把它当知识,它每句背后都有人生的哲理跟重要的心态。

    “亲有过”,父母、亲人、领导有过失;“谏使更”,“谏”是劝谏,劝他的目的是什么?“使更”,“更”就是改过。我们要的是他改过,他得利益,是吧。可是你看,劝人劝到最后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气死我了,都不听我的。”目标忘记了。目标是让他改,又不是叫他听我的。那变成什么?自己控制的欲望,看不到了。然后还很生气,“这个人善根太差了,算了算了,他没有福报,不跟他讲了。”把责任全部推给他。所以你看这句话,“谏使更”,只要时时记住这个目标,我就是为他好,就是要让他改,你只要目标没有搞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认识的一个长辈,卢叔叔,他劝一个朋友学圣教劝了十七年,很有耐性。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413f.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齐家治国的宝典 蔡礼旭老师主讲 05-013-005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4-13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