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团体、为国家不断的发掘、培养、成就人才的人是真正的仁慈之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
|
我们可以了解到,左公当督学官,他出去看到人才,念念都不忘。为什么看到人才念念不忘?念念不敢忘江山社稷,不敢忘国家民族。国家民族要能安定,最重要的要得真正有德行的贤才才行。
所以,孟子讲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能够为团体、为国家,不断的发掘人才、培养人才、成就人才的人,是真正的仁慈之人。他那个仁慈不是只为一个人想,是为整个社会国家想。所以孟子这一段话很有道理,“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这段话前面又提到的是:“分人以财谓之惠”,尽力的用钱财帮助人,就是施恩惠给需要的人;“教人以善”,能够让人明理之后断恶修善,“谓之忠”。“忠”不是尽心尽力付出就是忠,还要能够善巧的引导亲朋好友转恶为善,这个才叫尽忠。所以《弟子规》讲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再来读读孟子这段话就很相应了,“教人以善谓之忠,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今天假如您是企业的老板,能够用到一个完全没有嫉妒心,完全会欣赏、赞叹,支持别人的德行、支持别人的好事,你能用这样的人,你的团体就有福报了。他很厚道,他很善良,“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就会聚很多跟他有一样度量、修养的人过来了。
而我们从历史当中,看到像林则徐先生、范仲淹先生,这一些圣贤人,他们常常都记录下来所遇到的这些官员。随时都有个记录簿,观察到这个人有德,记下来,一有机会,马上推荐他们为国家出力。就是时时刻刻不忘推荐人才,不忘报效国家。
好,故事讲完了。大家以后在企业里面,要随时拿一本书,小口袋书,发现自己团体里哪一个人很好,记下来。对啊,不然我们故事听完了,“那个是国家的官员,我又不是官员”,那我们就学呆了。在所有的团体,我们都要举贤才,这是对团体最大的贡献。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416g.asp,欢迎转载,感恩! |
|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55-028-00016
|
感恩老师! |
发布日期:2013-04-16 |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