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事”二字,在《中庸》里面就有提到,“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能够很好的继承父母的志向,很好的成就父母的事业,把父母未完成的志向、事业,把它接着完成,这个是孝顺。
在历史当中,我们看到的,武王、周公,把文王的德行、事业承传下来,发扬光大,他们这个是尽到孝了。这个“孝”字再延伸,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怎么孝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你们怎么无辜的看着我?“为往圣继绝学”,继人之志啊,古圣先贤都是把天下、民族时时放在心中。我们有这一份心,就是继人之志,继我们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志向。真心,《中庸》讲的“至诚如神”,至诚感通啊。大家现在有没有感觉头皮麻麻的?你这一颗真心发出来了,祖宗在天之灵,冥冥中都在护佑我们。“继人之志,述人之事”。
而古代的这些学子,侍奉他自己的老师也当父亲一样看,也把老师的志向,为自己的志向。我们看到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贤,都是以夫子之志为自己的志向。
所以从这一段话,我们感觉到,英雄惜英雄,惺惺相惜。而今天我们是晚辈,假如能得到长辈这样的信任、赏识,我们要对得起这份信任,不能让他们失望。所以被人信任是动力,绝对不是压力。动力是觉悟、是承担,压力是烦恼,所以要转压力为动力。OK?人的修养,就在懂不懂得转念,转成积极向上的念,正念,不要转成烦恼的念。面对所有的信任,都是鼓舞自己,都是激励自己。面对另一半的信任,面对孩子的信任、父母的信任,面对老师的信任,我们都是用这样的态度。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417g.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