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教育的主轴是身教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那怎么教?什么叫教育?这里有没有小学老师?假如我当校长,我一定第一个问题什么是教育?请他说说看,可能十个老师有八个答不出来。为什么?现在教育体系都著重在教学的技巧,而不是教育的本质,所以人现在都到枝末去了,没找到根本,本末倒置,教育出来的孩子就一代不如一代。现在不是一代不如一代,我们自己当老师的都感觉,一届不如一届,真的,一、二年就差距很大,所以必须要赶快教育界的人认知到教育最重要的是教孩子做人做事。老祖宗说的,在《说文解字》“教者,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叫教,透露出什么?身教重要。

  记得我在海口去没有多久,刚好坐在公车上,有位母亲带著她的儿子,两个人在啃甘蔗,一边啃,母亲就往右边吐下去,然后我的车子缓缓开过。我一直想要捕捉下一个画面,我的头一直往后仰,但是没有看到,可是我可以想像,下一幕是这个儿子往左边吐下去,整个人行道上刚好两排甘蔗渣。坏的学得快,好的学得慢,所以“宁可终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假如我们父母就是小人,那怎么可能把孩子养好?而这个上行下效真是无微不至,真是潜移默化。为什么我有这么深的感受?因为随著年纪愈大,随著自己深入教育,愈感受到父母的身教对我们的人生影响太深远了。我们三个孩子,跟同学、同事相处都很好,从来不跟人家吵架的,但是我们也回想到,父母在我们面前没有批评过任何一个同事、朋友,所以你家庭长养一个和谐的气氛,宽厚的态度,孩子就很习惯这样讲话,这样待人。

  记得有一次回外婆家,在这个路上,计程车司机技术不大好,掉到水沟里面去了。结果水沟它那个是水泥地,很硬,把他的排汽管撞摇晃了,所以后半路途是这样“叩叩叩”开到外婆家,所以我记忆很深刻。下了车,我的母亲把车费付给他,额外又付了五百块台币。那个时候我很小,五百块不算少,我母亲拿给他的时候,她甚至於不知道她儿子在旁边看,但是母亲这一个动作却让我的脑海里面浮现了好几排的字(我自己当导演下注解)。我想到,母亲觉得我们的生活比较宽裕,他们是劳动阶级,赚钱比较辛苦,假如这一个月还要付这个修理费,可能家庭负担就重,我们行有余力,多帮他一点,所以才付了这个钱在帮助他。当父母确实是用仁慈之心对别人,首先感动的是他的身旁的孩子,这个潜移默化影响就深了。

  所以我母亲每次说,对我爸爸说:你这个烂好人。骂我爸爸烂好人,结果骂完又说:你们都是烂好人;然后我在想你也是烂好人。其实吃亏就是占便宜,这种潜移默化确实影响很大,所以上行下效。连父母一个心境孩子能不能感受到?可以,我们是欢喜侍奉婆婆还是痛苦侍奉婆婆,孩子能不能感觉到?可以,所以上行下效。再来,育,教孩子使他作善,叫育。不是养大了叫育,养大了叫育,那所有的动物都叫育,所以至要莫如教子。人生第一要事,把孩子教好,我们的中晚年才能够自在清净、才能够享后福。我们把教育的主轴抓到了,要身教,要把孩子教善,把孩子教成一个好人。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418c.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2005年幸福人生讲座  52-121-0007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4-18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