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古之学者必有师。】

    意思就是,古代的读书人、求学问的人,一定有老师。所以我们中华文化特别强调要有师承,透过老师的教诲,能领受古圣先贤的智慧,所谓“正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用聪明,是很难能够理解,很难能够承传古圣先贤的大道。

    而孔子,他也是尊崇师承。其实我们求学问,时时都以孔子的风范来效法、来要求自己就对了。所以学儒,就要学孔子。孔子在《中庸》当中有提到,“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个就已经写出来孔子求学问的师承所在。这个“祖”,那就是以尧舜禹汤的学问为正宗,来效法、传承;这个“述”字,我们常说“继志述事”,一般用在儿子能够继承父亲的志向,都用“继志述事”,延伸到一个民族道统的承传,也可以用这个“述”字。所以孔子他求学问,他是非常有远大的目标志向。孔子要学,他就是要能够承传起整个民族的文化。

    而且孔子在面对危难的时候,他都不怕,他说,“上天假如要把中华文化承传下去,任何人都杀不了我。”大家有没有这个信心?“文化要透过我承传,任何情况我都不会有危险。”当然,你不可以自己跑到高速公路上面去,这个就有点反常了。是说真正面临一些很危险的时候,孔子都有信心,老天爷会保佑,古圣先贤会保佑,不担心。所以“能以身任天下后世者”,以天下、以文化兴亡为己任,“天不能绝”。所以,我们可以感受得到,孔子的使命,以及孔子他对于这个道理的信心。

    所以孔子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这个“宪”就是效法文武周公他们的学问、他们的治理国家的这些智慧,这个就是孔子他的整个承传,都是从我们这些古圣先王的教诲当中,他去学习、他去力行、他去感悟的。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419g.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55-028-00017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4-19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