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弟子规》讲“见未真,勿轻言”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见未真,勿轻言”,当他人给我们讲的话,我们还没有确定他讲的是不是真的,绝对不能又从我们的口上传出去。不能对别人说,我听说怎么样怎么样,这样有可能这个言词上已经影响到他人的名节,你又不经意讲出去,可能到时候人家责怪起来你也难辞其咎。有一次有个朋友他来找我,他就提到:因为我听某个人谈到你哪些事情,但是我觉得不大可能,所以我亲自来问你。他是听到别人讲了一些我的不好,可是他并没有就听进去,而是直接来找我。我们也很客气,就实际的情况讲给他听,所以这位朋友后来跟我的关系也很好,也一起在做中国文化的推广。他处理听到的谗言非常理智,他没有轻传,他会当面来求证。也很有可能,我们身旁很熟悉的人也很有交情,但是旁边有人谗言一进来,我们好像就被影响。其实可能讲谗言的人根本对他的认识都没有我们深,我们还听他讲,这样就不够理智了。

  曾经也有个故事提到,曾参的母亲有一次听到人家说曾参:曾子杀人!第一次听的时候相不相信?不相信,第二次、第三次,三次以后,心里面都动摇了。所以我们对人要真正有所认识,交情才会深,了解到朋友做人做事的分寸、原则,我们自然而然不会因为别人的谗言,而去误会、误解这些好的朋友,好的同参道友。

  其实纵使我们听到他人对我们有所批评,我们也应该就这些批评的话语,先反躬自省,是不是有如他所说。纵使他说的真实性只有十分之一,只有百分之一,我们也应该反省这十分之一,这百分之一。而当别人有谗言的时候,我们也不需要受影响,也不需要动怒,因为他在帮我们消业障,不然无始劫的业障怎么消?当对方在讲谗言,事实上他的内心也很空虚、也很痛苦,所以我们念念当中也要把功德回向给他,这样无形当中就可以把这段怨结慢慢化解开来。不然当他讲你的谗言,你马上也回应他,可能就会愈来愈复杂,愈来愈糟糕。

  当你说我讲的是事实,我要去解释,会让事情更简单、更清楚吗?所以要忍得下来,谗言就好像“举火焚空,终将自息”。而当有谗言你不去辩驳,等事情过了以后,反而会赢得大家对你的尊敬。所以百丈禅师说,“是非人我以不辩为解脱”,不用去辩解,所谓日久见人心。所以“见未真,勿轻言”。纵使今天我们听到的确实是事实,是讲到朋友的不好,而当这个不好会影响到他一生的名誉,我们能不能传出去?也不应该传出去。假如是真正的事实,我们应该在私底下好好劝导他;假如这些谗言不是事实,我们去安慰安慰他,互相鼓励:没关系,消业障。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427e.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52-118-0024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4-27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