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杜谗邪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杜谗邪”。我们在听到谗言的时候,要能够判断。当然别人进谗言是个缘,不能把责任都推到进谗言的人,他也可能是一时胡涂。这是个缘分,这谗言会发生作用,根源还在自己,这个就是为什么老祖先提醒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有句格言讲,“谗不自来,因疑而来;间不自入,(这些离间的话),乘隙而入”。虽然我们曾经听过,“谗言慎莫听,听之祸殃结;君听臣当诛”,君王听了谗言,下属可能要被指责、处罚,甚至被杀害;夫妇可能“听之离”,就离异了;“兄弟听之别”,可能兄弟就不和了。所以谗言是很不好的副作用,但是根源还是离不开我们自身,假如我们没有对身边的人,亲人,或者我们的领导,或者我们的下属产生疑心,他再怎么讲,障碍不了。已经把亲朋好友的不好记在心里,甚至有记怨,那这个空隙就出来,离间的话才进得去。


    孔子在《论语》当中有说,任何人都不能离间闵子骞的家庭。闵子骞是“二十四孝”之一,他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而他的父亲娶了一个后母,对他非常不好。他后母生了两个弟弟,用棉花帮他们做冬衣,用芦花做衣服给他,芦花不保暖。闵子骞还驾马,在寒风当中驾马,他冷得受不了,这个缰绳握不住,之后车子就出状况了。父亲很生气,“你驾马怎么驾成这样?”拿那个马鞭打他的时候,把衣服打破了,芦花就飞出来了。后母虐待他这么久,他父亲发现了,很生气,马上就回到家里,要休掉他的后母。大家想一想,假如他心上有后母的不是,那很可能他就添油加醋,他们家可能悲剧就产生了,后母就得离开。可是你看他的至孝,对后母也是至孝。他看父亲这么生气,一定要把后母赶走,他马上跪下来求情,他说到,“母在一子寒”,后母在,只有我一个人寒冷,“母去三子单”,后母假如去了,我两个弟弟都要跟着挨饿受冻,所以求父亲不要赶后母走。
大家想一想,一个女人虐待了这个小孩,虐待了这么久,遇到这么大的事,他不只没有责怪,还帮你、帮你的亲生两个骨肉求情,所以人的良知就唤醒了。所以天下没有不可以感化的人,在这些圣贤的风范里面感受得到。后母后来就醒悟了,就视他为自己所生的了。这个时候,孔子赞叹的就是说,以闵子骞这种孝心,任何人都不可以离间他跟父母、跟兄弟的感情。


    另外还有一位也是历史上的人物,叫周文灿。他的哥哥没有他的成就,所以他供养他哥哥,养他哥哥。他哥哥住在他家,有一天喝酒喝醉了,回来打他,发酒疯打他,结果旁边的邻居看不下去了,集体要到他们家骂他哥哥。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处理?“终于有人帮我出气了。”那大家想一想,想出气还得想一想这口气出完了,是不是事情会更难收拾。“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我们都求一时的痛快,那句话出去了,可能好几个月,彼此的关系都没有办法很自然的互相的沟通,就都有隔阂。甚至一句话,三年五年的朋友从此不再见面了,你看那句话杀伤力有多大?你能忍下来了,几年的交情还可以保留下来。所以“忍”很重要,才能保持彼此的关系。


    文灿不是这样,人家跑过来要替他出气骂他哥哥,他马上冲出去拦着所有的人,他说:“你们不要离间我兄弟的感情!”他养他哥哥,他哥哥还喝酒,拿他的钱去喝酒,还打他,他完全没有放在心上,赶快去拦住大家,“你们不能骂我哥,不能让我哥难堪。”这些邻居被他对兄弟这种情义感动,“走了走了”,就回去了。那大家想一想,事情接着会怎么发展?他哥哥酒醉醒过来,会不会知道这个情况?“我喝酒醉打了我弟弟,人家抱不平,我弟弟居然说不要离间我兄弟的感情。”一次、两次、三次,他哥哥的心也是肉做的嘛,就被弟弟这种德行感动了。


   所以我们不能有疑心,不能心中有这些怨、有这些成见,不然谗言就很容易进来。而一般会进谗言的,往往都是求目的、巴结谄媚的比较多。一些话进来,你很不喜欢听,那就比较正直;我们面子放不下,才会难过。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430f.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群书治要360》齐家治国的宝典 蔡礼旭老师主讲 05-013-007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4-30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