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非,名为错”,当我们不是有心的,却可能障碍到别人,这是“名为错“。比方说有时候遇到好朋友就高兴的忘记了,走在路上都并排著,让后面的行人不方便走过。所以当我们得意忘形的时候,就比较容易“无心非“。
有个读书人叫卫仲达,他有一次有个因缘到了阴间去,阎罗王就对这些士卒讲到,把卫仲达的善跟恶拿出来秤一秤。卫仲达他的恶好像装满了整栋房子一样多,他自己看了吓一跳,他说:我才不到四十岁,为什么有这么多恶?阎罗王就告诉他:起心动念就是恶,不待造,所以才会恶录盈庭。我们要了解到,起心动念一错,阴间都有记载,所以为什么修行要从起心动念修,这就相当重要。卫仲达的善只有一卷,跟筷子一样大小,拿上去一秤,这个满屋子的恶反而比这一卷卷宗还要轻,反而是这个卷宗重。卫仲达自己就很惊讶,那里面到底是什么卷宗?是做了什么事,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力量?后来一打开来,是因为领导人要大兴土木,要建三山石桥,他劝诫他,只要做了一定会劳民伤财。卫仲达就说:可是皇上并没有接受这个建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善力?接著阎罗王就告诉他:因为你这一念已是为了成千上万的人民考虑,所以这个善的力量就特别大。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也体会到,要时时观心为要。常常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一有偏颇马上修正,这样就不会“无心非“。另外一个重点是只要我们念念都考虑到众生,考虑到众人,我们这一生就可以积功累德。当然当我们积了很多功德,还要把它舍出去,能得也要能舍,愈舍就愈得。因为众生要修行也要有福报,当众人没有福报的时候,想修都困难,所谓“富贵修道难,贫贱修道难“,当我们有福分的时候,能够跟众生共享,也成就他们修学的机缘。所以一个人要福慧双修,福德圆满。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510e.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