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学习传统文化要“毋自欺”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学习的心态,我们就孔子还有这些圣哲人学习的态度,来跟大家做一个交流。刚刚跟大家在谈学习的内容是五伦八德,所以有一句格言就讲到,“融得性情上偏私,便是一大学问;消得家庭内嫌隙,便是一大经纶”,这些格言都提醒我们,学问重实质不重形式。我们是学儒,不是儒学,学儒就是要克己。我们性情上有哪些偏私?比方烦、恼、怨、恨、怒,这个都是偏私。比方自私、虚伪、分别、傲慢,这个都是偏私。能不能调伏,这是学问。再来五伦当中跟人相处,跟家人、跟同事相处,家庭内的这些摩擦、不愉快,我们能不能包容?甚至于是家庭内的冲突,我们有没有德行去化解?很多人面对家庭的问题逃避,然后自己还在台上讲传统文化,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这是什么?连第一关都还没过。什么是第一关?毋自欺。曾子在《大学》里面讲到,“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自己的修身、自己的齐家是本,利益社会是末,不能侥幸,侥幸就是不老实,就是自欺。回回来能不能修身,能不能齐家?人净挑净拣,那是分别执着,不能安住当下。不能安住当下,那个心性提升不上去的,习气去不掉。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513b.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集 大马中心第三届中华文化进修班02-008-008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5-13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