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三字经》讲的,“人之初,性本善”,“三才者,天地人”,要学着成就德行,就像天地一样的无私、奉献。“大学之道”,就是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以前读书人思考,都是怎么样利益天下,那学起来,心胸、格局都不相同。我们现在一学,“我的分数要多少分”,愈学,那个心胸都小了。
所以,我们在学校教书,一定要让孩子明白,这个“学”,是要学做圣贤,学做三才,学得可以让人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你说“哇,志向这么高远。”每一个人都能接受,是他有没有遇经典。我们自己想一想,假如我们六岁就开始读经了,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些教诲?你们怎么没什么反应?你们要对自己有信心,OK?真的,我们二十几岁,一真的有师长讲解了,“哎呀,这么好的东西”,哪有人不接受的?
而《三字经》也告诉我们,“苟不教,性乃迁”。我们没有接受圣贤的教诲,染上了习气,染上了很多的欲望,慢慢德行就开始退了。曾经我们问大学生,你是大学的时候德行好,还是小学的时候德行好?他们说小学。“学”应该是愈学愈有德行,怎么愈学愈后退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517g.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