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要深入圣贤学问一定也要走老路子,“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很多人学了很多年,但是一直都觉得学问不扎实,原因就是根基没有扎好。所以我们一开始从《弟子规》教授,从四千五百年前的老祖宗给我们的教诲开始深入,所以我们第一课上的就是“中国的远祖是怎样教导他的后代子孙”,这个纲领跟《弟子规》是同一个东西,而《弟子规》是把这些教诲再落实在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所以我们一开始会把这两个东西合在一起讲。
《小学》是宋朝的朱夫子编的,离我们现在也已经将近一千年,所以很多的教诲跟现在的生活状况有一些差别。所以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根据《小学》的教诲,再加上孔夫子在《论语·学而》篇里面的一段开示,“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李毓秀夫子就拿这七个纲领编成了《弟子规》。所以只要我们去学的话,就很容易掌握整个圣贤的纲领所在。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518d.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