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榜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才是对的,这学对了。我们看现在很多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还有十几岁的初中生来学习。他们假如把孔夫子一生的智慧,在这个时候就好好扎根,那不得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
这个话讲到这里,大家有没有“哎哟,我都五十了,都六十了”。你看,人这个自卑的心、消极的念头,常常都会冒出来。所以这个“学”,从那里下手?从起心动念,从根本修,时时保持正念,保持积极。我六十了,好啊,有开始都不会太晚。而且保证你用功,以后历史都会写下来。“若梁灏”,《三字经》讲的,“八十二”,他八十二岁才考上进士。“对大廷,魁多士”,你看一个八十二岁的长者,站在朝廷当中,人家对他肃然起敬,他树立榜样,百折不挠,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之前在广州,有一个传统文化的基础课程,上课四十五天。有两位贤伉俪,都七十几岁了,是一个企业的创始人,那企业还经营得非常好,员工都有六千多人。两个老人坐在第一排,在那里四十五天,目不转睛的学习。听说后面看到他们两个的背影,都不敢打瞌睡,都觉得惭愧、汗颜。老人还一起扫地、洗碗,都是冲在前面,不落人后,教化了所有这些晚辈。
所以现在这种传统文化班,都是三代同堂,老中青一起学。老者带动所有的晚辈,那年轻人学也很好,刺激我们这些中年人。所以确确实实,有开始都不会晚,而且只要自己真正下决心,用心,自己会有成就,也会启发很多晚辈跟有缘的人。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518g.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