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到了深入圣贤教诲有八个字很重要,就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这个“深入”刚刚也提到,一定要真正了解,然后去力行,才能解行相应。
在唐朝的时候,白居易先生很喜欢学佛,有一次他就上山去请教一位高僧,叫鸟窠禅师。他上去之后对禅师就说了:“禅师,怎么学佛?”禅师跟他讲了八个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八个字讲完之后,白居易就哈哈大笑,他说:“三岁小孩都知道。”禅师回他一句话:“八十老翁做不得。”这个三岁小孩都知道的道理,很多人活到八十岁都还做不到。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问最重要的是能够力行,能够落实,学得千万句,不如做一句。所以这个“深入”,确确实实还要有力行的功夫才能深入。
我们引导孩子求学问,这一点必须从一开始的时候就确立好。假如一开始你不注重解行相应,那孩子经典背得愈多会愈自以为是。所以凡事都要慎于开始,一开始对了,他整个学习就对了;一开始错了,要再扭转回来不容易。我到深圳去的时候,跟一班幼儿园大班的孩子上了一堂课。我一进去,就跟小朋友说:“小朋友,今天老师来上《弟子规》。”小朋友马上异口同声地说“老师,那个我们学过了,我们都会背了”,才六岁。我接着就跟小朋友说:“我们读经典最重要的就是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接着就写了一个“道”。中国六书造字,把人生的智慧哲学都含进去。这是一个会意字。我们来看一下,一个“首”,一个“走”(辶)字旁,所以学问重要的是什么?走,要实践。所以有道德的人就是首先能够落实、能够力行的人,“诸位小朋友,哪一条你做到了?”本来头抬得很高,这一句话一问,马上头就低下来,
连第一句都做不到。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520d.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