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只会让家庭失和,只会让孩子学到错误的做人态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
|
在家庭、在与人相处当中要懂得舍,不要常常与人争夺。我们也了解到,现在整个家庭、世界、社会的病因在哪?就在处处相争。家庭相争,家庭失和;团体跟团体相争,冲突;国与国相争就战争,根源都在争。争提升就斗,斗提升就战,战提升就变什么?末日到了。所以根源在不争,而不争又要从不自私下手,从懂得舍,从懂得让,来提升自己德行。
圣学几千年的教诲,从来没有教我们一个“争”字,在《论语》里面有提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在什么时候才有一点竞争?在射箭的时候,因为透过射箭,大家可以互相学习。但是射完箭,假如我们射得比较准,马上要跟我们的同学、朋友说“承让,承让”;下来的时候,还要请人家喝一杯酒,“真是承让,承让”。所以确实没有教竞争。当真正竞争下来,就会发生兄弟阋墙,兄弟走上法院,现在这种情况多不多?多!所以《朱子治家格言》也提到,“刻薄成家,理无久享”,当为人长辈很刻薄,把家族很多的钱都占为己有,这样的财富很难绵延下去,可能果报都会很快就把这个钱给报光了。在“兄弟”这一伦当中,我们也提到,“眼前生子又兄弟,留与儿孙作样看”,为人长辈要高瞻远瞩,“争”只会让自己德行下堕,只会让家庭失和,只会让孩子学到错误的做人态度。
在隋朝时候有三个兄弟,老大叫田真,他的弟弟叫田庆、田广,他们父母去世了,田真就打算把家产分为三份,分家了。结果所有的东西都分好了,他们家门口有棵紫荆树,这棵怎么分?三个兄弟说:不然就把它砍成三份,这样也公平。结果才讲完过没有多久,这棵紫荆树就枯死了。田真毕竟有读过书,一看到树枯死了,突然想到同气连枝,“我们兄弟分家,现在又要把树分了,树已经感受到这种失和,这种不仁爱、不友爱,它马上就枯死了”。田真想:我们不能比不上这个树木,应该要友爱才对。所以把这样的感受讲给他的兄弟听:希望我们是同气连枝,都是从父母这个根出来,父母应该不愿意看到我们分离。后来兄弟就不分了,住在一起,结果这个紫荆树过没多久又活得很好。所以确实万物都是有感觉的,连树都可以感觉到分离之中所形成家庭的失和,也能够感受的到当家庭的每一份子都团结、都和睦,一定会欣欣向荣。所以我们一定要切记“以和为贵”。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610e.asp,欢迎转载,感恩! |
|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52-118-0032
|
感恩老师! |
发布日期:2013-06-10 |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