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在小学教书的时候,也会有一些情况做错,也是惯性使然,就开始在那解释。我就发现底下的小朋友听我在解释,在那“倘揜饰”的时候,他们愈听眼神愈呆滞,愈听不下去,有的更是头都低下去了。反而我在上面也觉得快讲不下去了,人与人之间会互相感应的。我看我继续讲下去,连学生都不能认同我了,我赶紧转变心态,还是简单一点,就承认错就好了。我一承认错误,给他们鞠个躬,头抬起来,这些小孩的眼睛都发亮。他为什么发亮?他看到老师做的跟教的一样,跟经典一样,
他就发亮了。看到老师讲的、跟做的跟经典不一样,他很难过。
其实人最难过的,就是他最信任的人言行不一致,这让他最痛苦。所以,我们面对信任我们的亲朋好友,我们得要拿出真德行,不能让人家失望,让人家难过。小孩最痛苦的就是父母言行不一致,他这么信任父母,又看到父母做那样的事情,他非常挣扎,心灵都会扭曲,最后就甚至连其它的人都很难相信。到学校去,最崇敬的就是老师,在家是“我爸爸说、我妈妈说”,到学校去就是“我们老师说”。一个人假如到了二、三十岁,他开口的时候都是我爸爸说、我小学的老师说,诸位学长,您听起来觉得这个人怎么样?可能我们还不大习惯,很少遇到这样的人,你都多大了,还我爸爸说、我们老师说。这样的人是很幸福的,他对父母跟老师那种亲爱,到这么大了还是完全保持。现在我们有机缘遇到古圣先贤的教诲,遇到师长的教诲,我们能不能回到像孩子一样的天真的赤子之心?我们能不能开口就是“孔子说”、“孟子说”。那个心境就好像小学一年级去念书,听老师的每一句话不打折扣,深深把它记在心上,赶紧去做。很多老师教《弟子规》,尤其教那个年龄最小的,特别有感触,四岁、五岁的孩子一讲完当下就做,马上就去做,他单纯,他老实听话。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615b.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