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只想“我能为这个团体做什么”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我们处世,家丑不可外扬。所以言语特别容易破坏和谐,言语必须谨慎。而且这个破坏,不只破坏了家里的和谐,甚至还招来别人的侮辱、轻视,甚至于还动歪脑筋破坏,那就麻烦了。不只家庭家丑不可外扬,我们处在单位、团体也是如此。今天一个人把自己单位的不好讲了,不只人家不会尊重我们,还会觉得我们不尽忠,不爱惜自己的团体。


    所以批评绝对换不来别人的尊重。我们处在一个单位、团体里面,守住这个隐恶扬善的态度,好的不断的赞叹,让好的行为不断的受到鼓舞,他愈愿意去做好。不好的,我们带头把它做好,不批评。这样的胸怀,日久见人心,人家会感动、佩服。
而且我们处在一个团体当中,这我很感激我自己父母的人生态度对我们处世的影响,我们处事待人接物,无形当中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父亲一生没对任何人提出要求,我也从没听过我父亲抱怨任何一个人,包含他都是当主管,底下的人也有很多状况,应该啦,会有状况,可是我父亲从来没讲过同仁一个不是。同仁夫妻有状况了,我爸爸还去给人家辅导,去帮助他们,去提醒他们。


    所以给我们的影响就是,人生随着缘分到了哪个地方、到了哪个团体,只想“我能为这个团体做什么”,这是义,应尽的道义;从没想要从这个团体获得什么。我们有求的心就是利了,就跟道义的心不相应了。这样很轻松,也很自在。什么样的因缘,我们就尽心尽力做,对团体没要求,对任何人也没要求。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求,要求别人,求不到就苦了。所以人不要自讨苦吃,从心态上调整,把苦的根源切断,无求。什么样的缘,尽心尽力为人、为团体,就对了。


    而事实上孟子也分析得非常透彻,我们时时能“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他处世待人都是爱敬对待人。招感来的果报是什么呢?“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你全心全意,换得来的就是人家的真心跟你交往、相处。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618f.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课程 10-013-006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6-18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