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孝养父母的智慧之养父母之慧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养父母的智慧。一个人到晚年的时候,纵使有钱也不见得快乐。我们常常看到很多老人家很有钱,但是每天在那边想有
一千万、想要两千万,有了一千万看看别人一千二百万,他自己又很不舒服,常常都活在患得患失的烦恼当中。孔夫子曾经提到人生有三戒,有三件事情要特别谨慎。第一件事是少者(年轻人)最忌讳的,“戒之在色”。《弟子规》说“非圣书,屏勿视”,结果现在很多的媒体都是暴力跟色情,孩子受污染之后心性就很难清澈,这要非常谨慎。父母要懂得替孩子抵挡这些污染,电视节目也要替孩子选择,不能让他接触太多暴力色情的东西。“壮者戒之在斗”,他入了社会年轻力壮,很容易跟人家竞争起冲突,所以这个时候切忌跟人在工作上,甚至在肢体上产生一种敌对状况,这是要谨慎的。当然我们假如告诉孩子懂得处处替人着想,懂得扩宽自己的心量,他就不容易犯这些过失。   

 

    最后一条是“老者戒之在得”,人老了最忌讳的就是常常患得患失,其实说白一点,就是贪,贪心,贪这个、贪那个,别人的孙子又怎么样,我们又没有,常常就在这种情绪当中,很难快乐,很难知足。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机会,趁父母心情比较好,引导他这一些执著要懂得放下来。告诉父母亲这个钱够花就好,家财万贯每天吃多少?还不就吃三餐。纵使你有很多间房子,躺下去之后睡多少?还不就躺六尺而已。所以人生要知足常乐,让父母一些贪念能够慢慢放下来。更重要的,引导父母接受圣贤教诲,让他们的心能够安住在圣人的引导下,晚年就会愈走愈清净,愈走愈自在。当父母亲的晚年能如此的话,那我们的孝道就做得更圆满。在中国几千年的孝道中,最遗憾的一件事莫过于“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就是你真正想奉养父母的时候,父母已经不在了。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子路,子路很孝顺,常常走到百里之外把米扛回来让他的父母吃。后来他当了大官,每天吃得非常丰盛,都很多道菜,结果子路反而吃不下。人家就问他这么样的山珍海味,你为什么吃不下?子路对着大家说,这一些饭菜比不上我去帮父母亲扛了一百里的白米香,而且我的父母现在也没有机会来吃这么丰盛的菜肴。他能够替父母分忧,能够奉养父母,这种日子他觉得非常踏实、非常欢喜。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620d.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6-20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