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学问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孔子曾经有一次,刚好子贡,子贡口才很好,他在批评别人,孔子说,“赐也贤乎哉”,端木赐啊,你很贤德了吗?“夫我则不暇”。孔子讲,我是连批评别人的时间都不够啊,怎么还能有那些闲功夫呢?孔子是什么态度?“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孔子每天鞭策自己的。我闻到的道义,有没有马上能够去奉行?了解自己的不足,有没有马上痛定思痛去改?圣人都在这些心境当中下功夫,哪还有闲功夫去见人过,还批评,甚至在团体里面批评,那造成两舌都有可能,造成人和出状况。


    所以这一段话,我们刚刚讲到效法孔子,“温、良、恭、俭、让”要效法,这个风范也要效法。每天鞭策自己道德有没有进步,“德之不修,学之不讲”,这个讲是讲究,我们所学到的学问有没有更深入,然后时时要求自己,把这些学问落实在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这个是更讲究,更深入。当然,另外一个解法,是我们学到了这些宝贵的智慧,师父的教诲,有没有尽心尽力随缘随分,去法供养给我们身边有缘的人?人时时都要法供养,他就不打闲岔了,一有机会,把无上甚深微妙法供养给别人。“闻义不能徙”,闻到恩义、情义、道义的道理,马上效法、跟进。“不善不能改”,闻善必效法,不善必改。“是吾忧也”,是我每天战战兢兢的事情,我自己有没有时时在这些上面下功夫。这个就是孔子的榜样。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622f.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课程 10-013-007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6-22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