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老师对一个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一个人是否能够遵循圣贤教诲,老师的引导是一个关键。我们昨天举到了古人的师生关系,也深刻感受到古代人对于老师的态度确确实实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而且更重要的是,对老师的教诲依教奉行,终身不忘。当我们有这种态度去面对老师,去面对古圣先贤的教诲,道业、学业绝对可以成就。
除了好老师之外,事实上一个虚心的人,一个受教的人,他在所面对的人、事、物当中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学习。比方说,当他面对善人的时候,可以提起《弟子规》里面的教诲,“见人善,即思齐”,我们每天接触这么多有德行、善良的人,我们都能生起学习之心,效法之心。善人是我们的老师,那恶人可不可以是我们的老师?“见人恶,即内省”,见到别人做错事,我们要懂得反省自己有没有犯同样的错,“有则改,无加警”,有的话赶快改,没有的话自我期许不能犯同样的错。
很多人就说看到别人犯错,心里就很难受,每天都一直盯着别人的缺点在看,内心愤愤不平,所以在这个社会当中很多人是愤世嫉俗,每天茶余饭后数落别人的缺点。当我们在批判别人缺点的时候,事实上我们的内心平不平静?不平静。内心愤愤不平跟学问是背道而驰,所谓“学问深时意气平”,一个人学问愈深愈应该心平气和。有朋友就说,我实在没有办法不看别人的缺点,那我们就会给他一个建议:假如你看到家里人的缺点,你就当做自己的缺点。他一听觉得很纳闷,为什么家里人的缺点就是自己的过失?我们会进一步引导他,就是因为我们的德行不够,我们的孩子没有被我们感动才继续学坏,所以是我们的德行不够,没有感化他。假如看到我们的同事没有做好,我们也要当做自己的过失,因为就是我们没有做出很好的榜样,让他们产生惭愧之心进而效法,所以这也是我们的过失,我们要从自己修身开始做起。当我们用这样的心境去面对我们周围的人,我们时时刻刻会鞭策自己不断增长学问,而不会把时间耗在去数落别人的缺点上了。
不只是人,事、物也可以是老师。比方说你看到竹子的时候,你可以跟它学习什么?中国圣贤人很善于跟天地万物学习,那我们来感受一下。您看到竹子,觉得可以从竹子身上学到什么样做人处世的道理?(答:一节一节很有志气,很有原则。)好,很好!竹子长高的时候会稍微垂下来,再加上竹子是空心的,常常能够虚心领受别人的批评,所以竹子也是表君子之风,谦虚。还有没有?假如我们常常心很清净,你会从万物当中得出很多的启示,你的悟性会开。
我们看竹子是一节一节的,不断地往上升,其实人生就是要不断地往上突破,一节一节突破。而且它每一节的节心特别硬,就像人生有很多关卡,你都要勇往直前把它突破。好,我们再想想还有没有?竹子很正直,昂扬直立而不屈,不屈服,又能够采纳别人的雅言。所以我们要学竹子的正直,而这个正直是代表内在的气节。我们常说人生要外圆内方,这个方就代表一个人很有气节;与人相处还要外圆,就是要圆融一点。现在很多人说自己很正直,所以常常就直言不讳,没有看情况、看时机,让朋友听了很不舒服,之后不只没有感谢他的劝告,跟他可能都翻脸。所以与人相处还是要圆融一点,懂得观察时机再去谏言。
我们看竹子,您有没有看过一根竹子自己长在那里的?没有,竹子都是整片整片长在一起。这代表竹子很懂得选择好的朋友,相互产生影响。我们说身教、言教,还有环境对一个人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叫境教。你的身旁都是一群正直的、有品德的朋友,那我们也会在这个气氛之下,“德日进,过日少”,自己的道德也会增进。所以荀子有讲过,“蓬生麻中”,这个蓬就是比较弯弯曲曲,但是你把它种在麻里面,因为麻都是很直立的,自然这个蓬也会直立起来,“不扶而直”。所以环境对一个人特别重要,尤其在孩子的定性、认知知见都还没有确立以前。
古代孟母为了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有所谓的“孟母三迁”的故事。第一次搬到的是在坟墓的旁边,所以常常就会做很多的丧事,孟子就学习办丧事。孟母一看不对劲,赶快搬家。第二次搬到菜市场的附近,孟子学习在那里卖东西,在那里卖猪肉。孟母又觉得不对劲,赶快再搬迁。最后搬到学校附近,孟子每天就到学校里面去跟人家一起读书,这时候孟母才觉得比较心安。假如没有孟母去选择一个好的环境给孟子,那可能我们的孟子就出不来了。
所以竹子可以让我们领受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我常常会问学生一些问题,他们的答案有时候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所以其实孩子很有悟性。我问孩子:“你从竹子身上可以学到什么?”孩子回答说:“竹子的精神就是处处为人民服务。”我说:“为什么?”他说:“您看竹子,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建房子,竹叶可以包粽子,所以它全身没有一个地方不能用。”我们听到这里都觉得很惭愧,你看竹子确确实实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把它全部都奉献出来。而且奉献出来的时候,从来没有向我们要一分钱,而我们才做了点事情就跟父母讨价还价,就跟亲友讨价还价,我对你这么好,你一定要怎么样对我。所以我们人比起竹子确实是自叹不如。所以竹子你深刻去体会,就可以从它身上学到一些做人处世的道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624d.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