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心行一如,所有我们外在的行为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心境。我们回想《弟子规》很多的教诲,当我们讲话不恭敬,心就不恭敬。当我们,比方说“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虽然都是外在的行为,其实它时时都在影响我们的存心。所以“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为什么这些动作那么重要?当一个人在跛倚、在箕踞、在摇髀的时候,对身体有伤害,对心也有伤害;当我们的姿态那么随便,慢慢心境就会变得随便,变得傲慢。
所以古代人为什么这么重视这些举止、威仪,很多朋友会觉得说:这样活起来不是很累吗?会不会很累?这些行为的规范,它也能够影响我们的存心。一开始做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不大习惯,只要我们突破了这个惯性,就会感觉到,当我们的言语恭谦,处处有礼貌,处处知进退,内心会非常的自在、舒服,因为与我们的自性相应。不只自己得利益,身旁的亲友也都会非常欢喜,如沐春风。既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存心,所以我们时时也要端正自己的姿势。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711e.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