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尽忠职守重要的是本分要做到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以委致心。治不忠心。】我们说“尽忠职守”,在这个职守当中,重要的是本分要做到。以前的人特别守本分,只要是他本分之内的事,再怎么苦、再怎么累,他绝不抱怨。而“忠”是尽心尽力、尽自己。什么意念会让人不忠?这里谈到了,不能委屈自己,那他就不能尽忠了,为什么?委曲求全。忠臣都能以大局为重,所以不能委屈自己,那就不能尽忠了,保证给团体添麻烦。个人有个人的看法,到底听谁的?领导者有决策权,底下的人有劝谏的职责;劝完谏之后,还是要尊重主事者的权力去决策,不能领导者没听我的意见,生气了,“好,你这么决定,我不配合,我不干了。”那没有大局观。再来更麻烦的,还在旁边批评团体、批评领导者,把大家的信心都给影响了,这个就是很不理智,也很不明理。
 

    孔子有提到,因为子贡问孔子,“君子亦有恶乎?”君子有没有非常厌恶的人、厌恶的行为?夫子讲,“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这一段有没有跟大家讲过?其实我们看到这一段当中,夫子洞察到一个团体当中最有杀伤性的一些错误的行为,我们看到圣人考虑事情,都是很以大局来洞察。
 

    我们看一个团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是一个团体相当重要的基础,没有人和就办不了事情,每天就对立、吵闹,争端就不止,所以人和很重要。对于破坏人和的行为要特别谨慎、觉照,不能犯。而我们看在团体当中,去讲别人的恶,去揭别人的短,这是很不妥当的。所以《弟子规》告诉我们,“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因为人很难不落印象,把这个人的短跟恶一讲出去了,听到的人马上落一个印象,再看到这个人,就浑身不对劲了。哎呀,那个人是怎么样怎么样,他以前还这样这样。那无形当中,团体当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就愈来愈多,这是很不厚道的。应该“道人善,即是善”,把人的优点、把人的付出去赞叹,每一个人的心里面都记每个人的好、每个人的功,进而效法他,那团体就和气。一个团体的氛围看不到,可是影响很大,“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那冲突就在所难免,一个心念招感来的可能是一个团体的风气。尤其愈上位者影响愈大,所谓“上有好者,下必甚焉”。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712b.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集 大马中心第三届中华文化进修班02-008-014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7-12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