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学记》教“辨志”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辨志”,代表教学也好,学习也好,首重立志。因为志向立定了,这是他源源不绝的动力。范仲淹先生为什么学问这么好?他立定志向,哪一年一定要把他母亲接出来,他要光宗耀祖,他要考上功名。结果他在他定的日期之前就达到了,不简单。“饘粥餬口”,每天就吃那个粥,把它煮烂,凝固以后,切成四块,就这样一餐吃一点,那一般的人受不了,因为他有坚定的志向。


    那当老师的人要判断,这个学生,“辨志”,他的志向对不对?他假如不对,那要引导他,不能立错志向。以至于,要让学生自己能分辨,什么样的志向是有意义的,这个“辨”,最好能够传授到他自己能够判断。
 

    一个人的志向与仁义相符合,这个叫大志;与情义相符合,这个叫高志,崇高的志向;与道义相符合,叫壮志;与欲望相结合,“哎呀,我赶快赚到钱,吃得饱饱的,然后可以好好玩一玩”,这叫卑志,这个人没什么大志,很卑微,人生以享受欲望为目的,叫卑志。再来,还有人的动力,“我考上什么,我以后能怎么样,就要去给谁好看”,这个志跟“恨”相合,叫危志,很危险。这个是讲到“辨志”。


     诸位学长们,你们都在第一线教学,以后你们带出来的学生,人家一问,你的志向是什么?我相信他们连想都不会想,就会说: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那你们这个“辨志”就教得好了。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712g.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55-028-00022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7-12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