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提到中国的文字,就想起教育的“教”字。在古字当中,这个教字是左边两个叉叉,画两个叉,两个叉下面有一个小孩,右边是一支树枝,一只手拿著一支树枝,这是个教字。这个教字就告诉我们,父母、老师画第一个叉,小孩跟著自然耳濡目染就画第二个叉,这两个叉就点出了教育的精髓所在,叫“上行下效”。小孩最强的能力就是模仿,他很自然就学会了,右边一只手拿著树枝,这个代表不断的提醒小孩、勉励小孩。所以一个字当中把教育的精髓都点出来,一来是上行下效,二来是耐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孩子要形成他正确的人格,要不断的提醒、不断的教导。这一个教字也让我们感受的到,《弟子规》不是拿来叫孩子背的,而是要自己做到,上行下效,让孩子去学。而且这个学还不能学表面的动作,都要从真实的心中流露出来才行,这个假假不了。
有位父亲他听了《弟子规》之后,他想上行下效,我现在要好好的做,我的孩子以后才会孝顺我。他本来上班之前没有做到“出必告,返必面”,他从听完隔天,他就去找他的父亲商量,这个父亲也就是小孩的爷爷。他跟爷爷说到,“爸爸,待一会儿我要去上班,我会跟你行礼,说爸爸我要上班去了,然后你要跟我配合一下,因为这样子才能把孙子教好。”这个爷爷听了还满安慰的,你活了三十多年,终於有点开悟了。你看,三十多年我们都不懂孝道,让父母替我们担了多少的心,父母的恩我们报都来不及,怎么还忍心让他们担忧?接著这个父亲带著他的孩子要出门上学去,爸爸跟爷爷恭恭敬敬鞠了一个躬,然后就出去了。走了没有几步路,这个孩子对著自己的父亲说到:“爸爸,你刚刚跟爷爷鞠躬是做给我看的。”所以,孩子的感受能力很强,做表面的那不行,一定要从真实心中做出来。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713c.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