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冷静来看看,我们的孩子、下一代,他们是因为得到什么而高兴?是行道高兴了吗?我们看到的可能是满足欲望而高兴。因为满足欲望而高兴,这个高兴能撑多久?撑不了多久,因为欲望像深渊一样填不满。而且当他高兴是因为满足了欲望,其实人生的悲哀已经种下去了,悲哀的种子种下去了。我们的孩子、学生到底为什么而欢喜,他的内心是因什么而欢喜,这个重要。教育最根本的就是这一颗心,这一颗善心有没有启发?绝对不能启发他的欲心。所以今天孩子他到超级市场去,看到一个东西想买,父母说这个家里都已经有了,不要再买了。孩子马上蹲在地上哭起来,这个时候怎么办?马上买给他,他马上破涕为笑,很高兴,这叫“得乎欲而喜”,他的欲望就在父母满足他的欲望当中增长。很多父母就说,买给他他就不吵了,不吵了好像问题解决了,事实上问题更大。所以,当父母、老师要很冷静。
在深圳有一个小孩他才六岁,跟母亲上街要买一些东西,母亲的钱带不够,他因为生气,就把母亲打得鼻青脸肿。路过的人看到了,“这个孩子太不像话,你怎么不教训教训他?”妈妈讲我舍不得打。你看这是六岁的孩子,我们回想到一、二岁的情景,很可能一、二岁的时候在那里吵著要东西,母亲给他了。你看满足欲望之后,变成家庭的悲哀,变成父母的悲哀,也变成孩子一生的悲哀。这样的孩子连孝心都没有,谈何福报?所以爱孩子不能没有智慧。
我记得我小时候也跟我妈妈要东西,我妈妈不给我,在看她的书,我就在地上打滚,因为看看妈妈会不会舍不得。那时候还是冬天,你看我都记那么清楚。在那里打滚,我妈妈在那里看书,好像关公看《春秋》,如如不动。我在那里滚了十几分钟,发现了两件事,第一,冬天的地上很冷,第二,我很累了,所以拍拍屁股,这种事别干了,就走了。你看慎於开始,父母很有原则,孩子就懂得做人的道理,父母的坚持才成就了我们正确的为人处世态度。这个慎於始的态度,我们为人父母、老师要非常的慎重。教育孩子时时要从他的心地去看,我们的一言一行是启发了他的善心,还是误导了他的人生方向,增长欲望?这个我们必须判断清楚才好。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717c.asp,欢迎转载,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