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指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摘分享
 
 

落实“长者先,幼者后”扎为人着想的根

蔡礼旭老师主讲  编辑:弟子规公益网

 
    其实道就在生活的点滴当中,比方吃饭也是道。我记得小时候吃饭,都是我们孙子辈的去叫爷爷奶奶吃饭。而且记忆当中跟爷爷也很有默契,爷爷礼拜一可能在哪里下棋,礼拜三在哪里跟好朋友谈话,有这样的默契、熟悉度,所以常常找到爷爷了,远远的就叫爷爷,吃饭了!当这个声音传到爷爷的耳里,爷爷很欢喜的站起来说,我孙子叫我吃饭了。其实邻居们坐在两旁,听到一个孙子在叫爷爷吃饭的时候,都会很自然的浮出微笑来,因为都同样感觉到天伦之乐。


     我爷爷牵着我的手,祖孙俩走回来吃饭,而且吃饭谁先上桌?爷爷先上桌,我们给爷爷盛饭,这叫孝道的落实。《弟子规》当中提到,“或饮食”,吃饭,“或坐走”,坐下来、走路的时候,“长者先”,一定是爷爷奶奶、父母先走,父母先吃,“幼者后”。这个道往往都在生活的先后顺序当中传承下去;而这个先后顺序假如倒过来,那这个道就没传下去了。这是我们差不多三十年前是这样子在做的。可是现在二、三十年之后,不是孙子叫爷爷奶奶吃饭,现在是什么情况?爷爷奶奶叫孙子吃饭,还要三请四请跟他谈条件,好不容易才把他拉回来吃饭。一拉回来谁先吃饭?孙子先吃饭。现在大一点的孩子,父母、爷爷奶奶还没吃,他先跳上去把他自己喜欢吃的统统都吃掉了,他有没有去想到他的父母、爷爷奶奶?这个问题很严重!
 

    当一个孩子从小连父母都想不到,那他以后会想到谁?而当他以后谁都想不到,只想自己的时候,请问他从事哪个事业会有成就?因为每个行业全部都是为人民服务,那要服务得好,首先得设身处地为人民、为客户着想,而这样的心态,其实在小时候就在扎根。为什么说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因为他那颗时时刻刻体恤他人、为人着想的心,从家庭、从对父母当中就已经养成了,绝对不是大学的时候再来修为人着想的学分。他都为自己想想了二十几年了,有没有可能说花十个小时的时间,上一堂课就开始为人着想,不大可能。所以老祖宗这些话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印证,“忠臣出于孝子之门”。什么时候长他的孝心、长他的爱心,都在这些生活的细节当中,自自然然潜移默化的影响。

  
本文来源弟子规公益网http://www.dizigui.cn/clsfx_130721h.asp,欢迎转载,感恩!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录 07-031-001    
感恩老师!  

发布日期:2013-07-21

取消

付款码

扫码支持
长按识别二维码或扫一扫

返回

 
 
       
   

深圳弟子规公益网   关于弟子规公益网站